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疫情失速 義日韓淪陷
日本防疫為何失敗?北京嚴防帝都變疫都
「震央」中國疫情還沒看到「拐點」
台灣彰化出現第一個武漢肺炎死亡案例,台北也出現社區感染。各級學校陸續開學,全台進入新一場戰戰兢兢的防疫戰爭。
不只台灣緊張,疫情已擴散到世界各地。在歐洲,疫情在義大利北部遍地開花,且還找不出根源。流行病學專家判斷,病毒已在義大利落地生根,如今爆發的是第二或第三波傳染。
一體化的歐盟人貨往來便捷,令人擔心義大利會成為疫情入侵歐盟的破口。
亞洲的南韓疫情最早從大邱教會爆發,幾天內急速升溫,每天增加人數皆破百。南韓已成中國以外全球最大疫區,國會關閉,軍隊群聚感染,7500多名官兵被隔離。
日本,一向被認為亞洲各國公衛醫療條件最優,且擁有高素質官僚體系的國家。但這一個月來政府對疫情的因應,讓人覺得似乎不太對勁,一個月後大家終於得到結論:「防疫工作失敗了」。為什麼日本會失敗?這對安倍政權又會有何衝擊?
至於「震央」中國,這個世界工廠一方面趕復工,又擔心復工潮帶來另一波疫情大流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說,疫情還沒看到「拐點」。病毒還遮翳住視野,看不到出口的光。
◎編輯部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21期〉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