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今藝術&投資 [第330期]:HUB : 全球化後的藝術博覽會

點閱:1

其他題名:ARTCO Art & Collection

作者:典藏雜誌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0.03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原刊名﹕典藏藝術雜誌﹐發行至第90期(民89年3月)止﹔自第91期(民89年4月)起﹐衍成﹕典藏今藝術 原刊名: 典藏今藝術, 自2018年4月起與《典藏投資》合併, 起始期數為307(201804)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HUB:全球化之後的藝術博覽會
 
------
 
在本次專題中,我們梳理了藝術博覽會在全球化之後除了作為當代藝術作品的交換場域,更為重要的乃在其資訊交換樞紐(hub)的特質,故而提及台灣在近來可能擁有的契機與優勢。專題同時邀請擅長計量經濟學的楊上緯就過去三年中,國際巨型畫廊(mega gallery)參展藝博會的歷史,量化分析全球頂級博覽會在近年顯露的訊息與未來可能的變化。觀看藝術博覽會發展史,便能理解僅管商業交易始終是博覽會最重要的目的,但絕對不是唯一的功能。事實上,博覽會的諸多作為都與藝術品的商業化有關,但令人驚訝的是,商品化越成功,博覽會為藝術家和藝術教育做出的貢獻往往也就越多。因此,我們邀請藝術史學者沈伯丞就博覽會中的藝術課程與講座進行分析,探討其所透露的文化意涵與經營策略。台灣是亞洲最早成立藝術博覽會與飯店型藝術博覽會的地方,專題也特別邀請了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執行長柯人鳳就台灣藝博會現象特色之一的飯店型博覽會,撰述其發展簡史,為我們勾勒今日樣貌的前沿。

雜誌簡介
 
原刊名:典藏今藝術,自2018年4月起與《典藏投資》合併,起始期數為307(201804)。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從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藝術市場……等等,都是持續關注的重 要項目。在選樣上,國內藝術生態是我們的終極關懷,由此推衍至華人藝術及國際藝壇的宏觀視野與觀察,也成為實質上呈現的多元面貌,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提供 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也希望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藝術世界的橋樑。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時代轉捩點上的藝術世界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地方色彩」作為一種異國情調 藤島武二眼中的台灣
  •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畫 歡迎來到自由思考的世界! 恩嘎丁藝術論壇的魅力
  • BOOK 書摘 被遺忘的包浩斯女性藝術家
  • SNG 展覽直擊 香港.台灣
  • ART FAIR 藝博會直擊 攜手好萊塢派拉蒙 第二屆洛杉磯斐列茲藝術博覽會展後報導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