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真的回不去了?
進入6 月,全球目光最大焦點依然是「新冠肺炎」。這場牽動全人類的疫情,正展示其強大的後座力。有句很夯的話說:「回不去了!」鑑古思今,我雖然很好奇人類「後疫情時代」景象,例如國際政治、經濟、軍事重新洗牌;社會、文化、行為巨幅改變外,我更想談談人類在疫情中與惡的距離──若看不清楚現在,如何走向未來?
〈瑪拉基書〉是聖經舊約最後一卷書,本書結束,人類進入新約時代。第三章有段話:「耶和華說:你們用話頂撞我,你們還說:我們用什麼話頂撞了你呢?你們說:事奉上帝是徒然的,遵守上帝所吩咐的,在萬軍之耶和華面前苦苦齋戒,有什麼益處呢?如今我們稱狂傲的人為有福,並且行惡的人得建立;他們雖然試探上帝,卻得脫離災難。」
檢視整個疫情,寶貴的生命在龐大政經利益前真是草芥不如。巴西全國死亡人數達到五千多人、超越中國時,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面對媒體詢問,竟回答:「那又怎麼樣?你要我做什麼?我的姓氏是彌賽亞(Messias),但我不是會創造奇蹟的救世主。」
我更好奇的是──只有波索納洛這樣想?這樣說嗎?老子《道德經》第五章有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新冠肺炎真的只是天災?而其中有多少「不仁」?〈瑪拉基書〉說:「你們還說:我們用什麼話頂撞了你呢?」事實上,無須追索人類之前犯了多少錯,疫情發展至今,人類與惡之間還有距離嗎?
6 月號雜誌多篇文章與疫情相關,包括「耕者心」〈我們從新冠肺炎病毒學會了什麼功課?〉、「葉老師時間」〈清醒的馬車夫〉、「發燒話題」〈隔離在咫尺天涯〉、「德國觀點」〈德國的新冠肺炎之戰〉、「尤希谷的東非奇妙旅
程」〈寧願病死,不願餓死〉以及「聊天集」〈年獸來了〉等,從不同面向來思考這個世紀大災難。
這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聊天集」作者吳方明說:「疫情逼得我必須重新思考經營的方向,在這個時刻,我可以為人們做什麼?首先想到如果疫情大爆發,醫院會需要很多病床,可是經過估算,我手工製作病床的成本太高,又沒有工人,靠我自己單打獨鬥根本不可能。想想或許可以做棺木,我用最簡單的合板來做,卻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沒有生產幫手。那麼做什麼好呢?」
如此真實反映疫情與生存之間的無奈與機變。幸好,吳方明最後沒有製作棺木,而是布口罩。
疫情或有結束之時,但許多事已「回不去了」,真是如此嗎?其實,人類有個美好的歸宿隨時可以回去。一如〈瑪拉基書〉所言:「那時你們必歸回,將善人和惡人,事奉上帝的和不事奉上帝的,分別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