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今藝術&投資 [第333期]:台灣藝術「國家隊」

點閱:36

其他題名:ARTCO Art & Collection

作者:典藏雜誌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0.06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32

附註:原刊名﹕典藏藝術雜誌﹐發行至第90期(民89年3月)止﹔自第91期(民89年4月)起﹐衍成﹕典藏今藝術 原刊名: 典藏今藝術, 自2018年4月起與《典藏投資》合併, 起始期數為307(201804)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以計量數據基礎,打造藝術國家隊
------
在現行的展覽世界系統,藝術究竟可以有效評價嗎?藝術家的重要性和活躍性又該如何形成評價?如果台灣是一座被打壓的國際孤島,可否有支藝術國家級艦隊,並且重新擦亮這塊擁有大量出色藝術創作者的世界櫥窗? 20世紀冷戰時期,台灣(中華民國政府)基於遠多於藝術的政治考量,策略性地以參與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作為「打入世界藝術版圖」的方法,而這個前傳又與當今文化部力圖策動的「重建台灣藝術史」在如今依然不易撼動的西方中心史觀、中國市場崛起20年,又有著什麼樣的競合、錯異與矛盾關係?
 
當絕大多數世界排名系統均以拍賣市場成交值作為計量基準,我們更感好奇的是artfacts.net是如何迥異於銷售現實,從等級式的質化數據基礎,建立出不仰賴拍賣世界的數據,卻又能深刻連動評價一位藝術家在當前全球藝壇的份量與位置?本刊並試圖從artfacts.net的排名資料庫裡,透過補遺和增補調整變項的重新整理,構築出一個關於台灣藝術國家隊的初步雛型。以計量數據基礎叩問藝術現況,正是我們對「藝術國家隊何以為」所提出的開門方法。

雜誌簡介
 
原刊名:典藏今藝術,自2018年4月起與《典藏投資》合併,起始期數為307(201804)。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從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藝術市場……等等,都是持續關注的重 要項目。在選樣上,國內藝術生態是我們的終極關懷,由此推衍至華人藝術及國際藝壇的宏觀視野與觀察,也成為實質上呈現的多元面貌,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提供 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也希望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藝術世界的橋樑。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差異與和諧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宮田彌太郎:刻畫華麗島之美的浪漫靈魂
  • ART TALK 相談室 生命靈魂的救贖——馬丁.伊德 馬丁.伊德 × 王焜生 對談
  • PEOPLE 人物專訪 「不理性」的藝術收藏 醫與藝 陳泊文的人生斜槓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永樂疫後首拍 山藝術專場 登峰造極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