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今藝術&投資 [第334期]:收藏, 最好的冒險 : 危機裡的契機

點閱:26

其他題名:ARTCO Art & Collection

作者:典藏雜誌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0.07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44

附註:原刊名﹕典藏藝術雜誌﹐發行至第90期(民89年3月)止﹔自第91期(民89年4月)起﹐衍成﹕典藏今藝術 原刊名: 典藏今藝術, 自2018年4月起與《典藏投資》合併, 起始期數為307(201804)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收藏,最好的冒險:危機裡的契機
------
從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到現在,雖然實體展售的博覽會、拍賣會紛紛取消,藝術界卻沒有停止腳步,紛紛想方設法維持市場的運作。正由於這段時間有許多聲音,許多焦慮與不確定,但似乎又有許多機會,我們策劃了這個專題。除了彙整近來藝術市場的一些討論與變化,同時想要詢問真的有「危機入市」嗎?以及這個時候「為什麼要收藏」?今年年初劍橋大學賈吉商學院發布的一篇論文提及:經濟學大師凱因斯(Keynes)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耗費1萬2,000英鎊購買的藝術收藏,在今日有7,600萬英鎊的價值。藝術史與文化經濟研究者沈伯丞的文章讓我們看見經濟大師如何評估風險、「危機入市」,除了為英國政府解決困境,留下改變英國的制度與收藏,同時也為自己身後創造了豐厚的財富以及精神與物質遺產。
 
作為推動藝術市場流動要角的拍賣公司,我們專訪了佳士得、富藝斯與邦瀚斯三家歷經多次危機、成立跨越三世紀的拍賣行,請他們分享疫情之下的因應之道與觀察,同時詢問「此時為什麼要收藏?」、「如何收藏?」,對於大量增加的新進藏家又有什麼建議?城市封鎖下,網路拍賣與銷售似乎成為唯一的救贖。與《今藝術&投資》長期合作的Artprice則藉由檢驗佳士得與蘇富比兩大拍賣公司疫情下的線上拍賣,來分析現下線上拍賣的發展趨勢。時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恐怕依舊是背後的收藏動機。藝術收藏,從來就不是只有金錢的投資而已;更為深刻的,依舊是那無法計算的情感資產。

雜誌簡介
 
原刊名:典藏今藝術,自2018年4月起與《典藏投資》合併,起始期數為307(201804)。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從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藝術市場……等等,都是持續關注的重 要項目。在選樣上,國內藝術生態是我們的終極關懷,由此推衍至華人藝術及國際藝壇的宏觀視野與觀察,也成為實質上呈現的多元面貌,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提供 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也希望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藝術世界的橋樑。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跳脫框架,無形無狀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勇勇馬縛佇將軍柱——林阿琴
  • ART TALK 相談室 顯露藝術世界的內在 專訪Artfacts執行長阿姆格蘭
  • ARTIST 藝術家 劉可明:「虛入虛出」,自成一格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真沉深清 康木祥工作室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真相大白:朱為白的多元與歸一
  • ART FAIR 藝博會直擊 四大獎項策略聯盟大放異彩 2020 ART TAICHUNG臺中藝術博覽會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