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20/07/02 [第1739期]:台積電赴美台灣矽屏障猶在?

點閱:8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作者: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出版年:2020.07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周刊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台積電赴美台灣矽屏障猶在?
 
政府「佛系」、對岸挖角、三星覬覦
劉德音、魏哲家如何撐住「護國神山」
 
圓代工龍頭大廠台積電根留台灣,台灣的經濟與安全才能產生強而有力的屏障。因此,當台積電在美國政府不斷遊說下,赴美設廠的消息公布後,才會引起半導體業界及市場一片譁然。
 
由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前經濟部長李國鼎等人一手催生的台灣半導體產業,走過30多個年頭之後,儘管最近幾年面臨南韓與中國等半導體業者的強力挑戰,但競爭力與影響力卻是有增無減。尤其是台積電,憑藉著優異的先進製程,擁有左右市場生態變化的能力,讓國際企業甚至是政府對其產生依賴。
 
短期之內要剷平台積電這座台灣的「護國神山」並不容易。因為台積電對美國、全球資通訊產業都非常重要,它若受傷害,全球相關產業都會受傷,中國也不敢輕舉妄動攻擊它。因此,以台積電為核心所建構出的矽屏障,依舊是台灣國防隱形的防護罩。
 
不過中美從貿易戰衍生的科技霸權戰爭越打越烈,這對台灣這片矽屏障會帶來什麼影響?台積電的競爭對手是來自對岸還是其他國家?10年後,「護國神山」還能保護台灣嗎?
 
◎林哲良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39期〉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