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以台灣物產,製作成日式風格的刨冰,再結合法式甜點的手法。一碗冰品,也是多元文化底蘊的累積。(林旻萱攝)
【編者的話】
「冰」紛台灣
今(2020)年台灣受國際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從年初的台北國際書展開始,許多活動不是停辦就是延期。但隨著國內疫情逐漸降溫,許多國旅的振興方案陸續出籠,而談到出遊,在炎炎夏日,能來上一碗透心涼的冰品,是多麼暢快的一件事。
一碗冰品,裡頭所蘊含的人事物等在地連結的故事,原來是這麼地有意思。本期《光華》將帶讀者體驗質樸的古早味,回味台南與高雄的老冰店,以及在花蓮、澎湖等地,結合在地特產與公益的冰品,還有不斷創新研發、賦予冰品千種風情的創意冰,讓今年的夏天「冰」紛多彩。
* * *
此次《光華》名人座談邀請到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的創辦人嚴長壽及國際級藝術家江賢二,跟大家分享台灣東部豐沛的人文、地景、藝術與創生優勢。此外,編輯團隊也深入台東的山海田野,實地為讀者挖掘出台東深藏不露的「食戰力」。
想換個角度看台灣嗎?位在台北微風南山六樓的i-Ride TAIPEI 5D飛行劇院,完全由台灣設計開發,除了讓您騰空穿越台灣的海岸線、山脈,還帶您潛入海底,與海龜、海豚共遊,感受不同視角的台灣風情。
* * *
位於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中興堂的團練場地,幾乎天天從早到晚都上演著疊高、平衡、彈跳、翻滾等高難度的雜技訓練,這是臺灣特技團團員們的日常。而光是2017到2019年的三年期間,團員們在海內外就有121場次的演出,精心編排的節目,不僅達到宣慰僑胞的功能,也用精湛的雜技表演,傳遞出台灣精神。
此外,世界無人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台灣在這波風潮中, 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在技術發展上,又突破了哪些瓶頸,值得我們來細細探究。而現今網路資訊時代,假好康/假訊息/釣魚網址等無所不在,看民間如何自主動員,在有限的預算下,利用下班時間討論、寫程式、建置資料庫,讓民間的力量一點一滴地串連,共同為打擊假消息而盡一份心力。
在行政院新聞局時期就擔任過《光華》專任攝影的鐘永和,在此次「影像對話」中,將其對家鄉「宜蘭」的特殊情感與期許,藉由多幅記錄過去宜蘭農村的攝影作品「尋路」,表達出對家鄉、土地與民眾的熱愛。盛夏時節,就讓《光華》成為您閒暇閱讀時的一帖消暑良方。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台灣光華,世界光華
「台灣光華畫報雜誌社」(原光華雜誌)於民國六十五年創刊,目前台灣光華雜誌月刊以中英對照紙本及中日對照網路版向全球一百餘個國家及地區發行,包括全美一百多家書店同步販售,訂閱對象含括學術機構、藝術文化、貿易經理人、台商、華僑、關心台灣的國際經貿組織及外籍人士。
中華民國台灣長期推動南向政策,東南亞不僅是台灣的鄰邦,更是重要的貿易夥伴。為增進東南亞國家對台灣的了解,也讓更多讀者知道東南亞人士在台灣生活的各種面向,於104年12月創刊《光華》東南亞三語文版(印尼文、泰文、越南文)。東南亞三語文版刊物以雙月刊方式發行,定期出版且均已數位化,建置於《光華》官網。
核心價值——呈現台灣蓬勃生命力
「台灣光華雜誌」每月以多元化報導及雋永圖文呈現台灣發展脈動,見證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變遷。多年來以讀者最關心的話題,深入採訪報導,並以中英、中日雙語對照呈現,因而獲得「兩岸新聞報導獎」、「優良政府出版品獎」及「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等獎項之肯定。
集結叢書——累積豐富多元資料
繼「光華」第一本叢書——「面對當代人物」於民國七十三年推出後,市場反應熱烈,開啟國內雜誌界將報導系列內容集結成書風氣之先河,至今「台灣光華叢書」已輯印三十餘種,包括:「國際漢學與漢學家」、「台灣原住民文化」、「台灣特稀有生物」、「擁抱臺灣—百張圖片看現代臺灣」、「台灣民俗筆記」、「台灣好滋味」等叢書,可謂每本「台灣光華叢書」都是台灣不同面向的縮影。
數位整合——推動多元行銷
近年來,「台灣光華雜誌」與國內外媒體合作,進行跨界聯盟,除與知名電台合作單元專訪外,亦與多家網路平台合作發行「台灣光華電子報」及「台灣光華電子雜誌」。此外,更結合數位化科技,將累積三百期、數千萬文字之內容建立數位化資料庫系統,以多種檢索功能提升讀者閱讀及研究之服務。美國多所著名大學、國內中研院、國家圖書館、各地文化局圖書館等均為訂戶,並登上國家圖書館電子資料庫使用率排行榜。 「台灣光華雜誌」希望把台灣最真實訊息傳達給每一位讀者,不論是在國內,或是海外,讓每一個瞭解台灣的人更愛台灣,不知道台灣的人也能從這本雜誌中認識台灣、支持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