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與輔導月刊 [第419期]

點閱:1

其他題名:諮商與輔導

作者:本刊編輯委員會編輯

出版年:2020.11

出版社:天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68

本期內容簡介
 
青年期—大學的危機諮商
過去,大學是個窄門,現在,大學是個寬門,時代不同,問題也不同。但是,大學生是青年期,以前,有人形容為「疾風怒濤時期」,現代應該是「平穩的時期」。在享受「時間」的過程中,摸索自己、發現自己,大學生有其自我期待與壓力,現代的大學生對於自己的角色有時候認識不清,能混則混,欠缺自我期許與全力以赴的心態者比比皆是。
雖然,大學生活仍然有其衝突或危機存在。從入學到畢業的「校園生活」的過程中,需要面對許多課題。
首先,大學生活的危機最明顯的就是不能進入自己所期望的大學,雖然註冊入學卻無心學習,欠缺學習動機,必然會影響其人際關係或個人的心態。這種人從否定自己去開始大學生活。
其次,大學生活的核心是「追求知識」或「研究」。可是今天的大學生其生活投入「社團」或「課外活動」的為數眾多。入學時自己的定位是一個課題,接著導致親子關係的衝突。
基本上是「所期待的事情」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因此:1.要接納失落的心情。2. 與其讓他直接對準現實,不如確認理想或期待。鼓勵他利用這個機會充分考慮自己。
同時也需要提供與家長的諮商。如果初期的危機不能克服,也可能會導致心理疾病的症狀。對人恐懼、視線恐懼、自我體味恐懼、考試恐懼等恐懼症狀的發生。恐懼症雖然對象明確,也可能對象擴大、漠然的焦慮感增強而形成焦慮精神官能症。訴說睡眠不好、無食慾、胸悶、腹痛、口渴等身體症狀相當多。
活在不穩定的情況的人一旦進入新的環境,因為焦慮而失去均衡的情形很常見,應該慎重、真摯旳支持他們。
畢業前面對就業與進路問題。畢業等於「青年期」的終了,有的心情愉快的 離開學校,也有焦慮、恐懼,不知如何是好。自己喜歡的職業明確,躍躍欲試 的學生很多,可是,未必能如願以償。
雖然,還是會考慮到經濟上的自立或從父母親獨立而畢業,「反而退縮」的學生不少。重新調整親子關係成為這個階段的課題。自我認同愈明確,與父母親的對立愈顯著的情形常見。這段期間的諮商有幾個特徵:1.時間有限,2.容易遷就現實,3.需要做相當嚴謹的決定或選擇,4.諮商者對於職業要具備專業的知識,5.要考慮到學生要從諮商的情境畢業。
畢業的危機相當大。如果累積的問題多,複雜而很難解決。
青年期是身心發展、社會性發達的重要時期。也是尋求「個性化」或「新的關係」而危機呈現較多的時期,只要有支柱,其成長的力量很大,應該信賴其潛力。「危機」不只是危險的危機,也是成長的不可多得的時期,因此,在幫助的立場者要認識危機的兩面性,如何使危機成為轉機,這是危機諮商非常重要的關鍵。危機理論的最大的特色是危機絕不是消極的,有促進發展的可能性,
大學生的危機狀態正是其突破成長的契機。

雜誌簡介
 
「諮商與輔導」月刊是一份專業性的刊物,創刊的旨趣,就是要提升輔導工作的內涵,我們渴望從事輔導工作的同仁以及關心輔導工作的各界人士,能夠共同參與。
 
適合閱讀對象:學校、企業機構、社會輔導機構、醫療機構、感化機構的輔導人員,相關研究所學生以及任何對輔導有興趣的讀者。

  • 輔導線上 青年期──大學的危機諮商
  • 臨床心理學 綜合精神醫學
  • 阿德勒式人生哲學 不是「有一天」,「現在」就是改變的機會
  • 自我實現 自我成長
  • 幽默話術 樹上的記錄
  • 醫療諮商新天地 親子關係藝術治療促進自閉幼兒表達力的介入嘗試
  • 心理評估 「智慧型手機成癮評估」的內涵與方式之探討
  • 認知行為治療講座 認知行為治療講座(三十五)自我評價低
  • 幸福感生活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漫談成功老化之幸福感生活
  • 輔導實務 心理師如何準備企業演講
  • 移動心靈 青少年輔導4.0──就是愛「幻想」
  • 自我啟發 新觀念筆記本的利用
  • 心靈之窗 會話的常識
  • 生命詩情園地 癒花園說悲傷──記北護「癒花園」
  • 新境界 精采溫暖輔導聯盟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