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豐藏存食
什麼食物配飯,可以猛然喚醒沉睡好久的味蕾記憶?農家子弟或許會想起曾經吃到怕的菜脯番薯籤、漁村離島多的是魚乾蝦乾、工商時代則替換成麵筋瓜仔肉罐頭──以上皆是保存食,將盛產的農產漁獲以風乾濃縮、以醃漬添味、以發酵昇華……更重要的是延長食物的貯藏期限。
只要找到庄頭限定的瓶瓶罐罐,就能從味覺識得一地的春夏秋冬。走逛花蓮豐濱阿美小市集,冬日海菜與夏日貝類一字排開;離島馬祖3月晒霉香魚、寒冬不會忘記做封鰻。最初為了度過匱乏時日的保存食,經過世代相傳,深深植入在地的飲食文化。
在生活富足的時代,依然有人投入製作行列,突破保存食國度與滋味的疆界;而與手工保存食相對的罐頭等加工保存食,也持續推陳出新,讓沒時間好好煮食的消費者,只要打開罐頭,就能為三餐添味。
讓我們以有酸有甜、有在地有異國的各式保存食,迎來豐足的新年!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豐年社於民國80年發行《鄉間小路》月刊,以生活雜誌的型態,
讓本土農業走進每一個家庭之中;因為農業除了追求經濟性生產之外,
有必要讓農業外的人,認識不同價值觀念的生活型態。
《鄉間小路》一路抱持著 If you eat, you are involved in agriculture.的理念,以軟性為訴求,以趣味性與感性為賣點,以節令蔬果、養生保健、環境生態、生活園藝及鄉村旅遊為主要內容,向消費者推薦高品質的三生農業,表現農村的活力、自然與尊嚴;讓農業與生活結合,讓城鄉更為親近。
《鄉間小路》關心日常生活,報導依節氣生產的食材,蒐集圍繞在餐桌旁的隨意言談和深刻記憶,想像彼此共同的、可實踐的未來。
說她是臺灣最早的農業生活刊物,一點也不為過。二十年來,《鄉間小路》踏實地在寶島上生活,持續記錄在鄉間遇見的美好事物,始終抱持「人人日進三餐,能說農業無關?」的生活態度,每月定期和讀者分享當令農作滋味與在地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