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商与辅导月刊 [第422期]

点阅:1

其他题名:咨商与辅导

作者:本刊编辑委员会编辑

出版年:2021.02

出版社:天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出版地:台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68

本期内容简介
 
学校辅导工作—顺应潮流、开创崭新的一页
 
我国辅导学会第一任理事长不是教心系教授,而是师大英语系杨宝干教授,因为他到美国去取经,回国后积极建构我国辅导体制。教育部训育委员会主任委员认为我国在大陆已经用「指导活动」一词,不赞成用「辅导」两个字。他去职之后才用「辅导」取代「指导」。
美国对于「辅导」意义的见解至少有八类:最初为「教育、职业的观点」,认为职业辅导是帮助个人选择、准备及从事职业,并在职业上获得进步的过程;第二是服务的观点,旨在弥补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的的学校教育计划;第三是咨商的观点,咨商观点的辅导受到重视;第四是适应的观点,强调团体与社会的观点;第五是问题中心的观点,强调特殊社会的要求,个人属于次;第六是教育的观点,强调在教室承认个别差异的存在;第七是发展的观点,注意发展课题与心理学的观点;第八是统整的观点。上述七种见解均以学生为中心,第八种见解系以整个学校为中心,认为学校的全体员工都是整体的存在,强调互相了解、互相尊重、相互交涉,这个观点系以社会学、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我国去美国取经正是辅导观念最完整的时期,后来的学校辅导工作到底有没有发展最完整的境界,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无可讳言,教育部的几项措施与推动学校辅导工作背道而驰,例如民国84年修订「国民中小学教育人员甄选储训及选调办法」取消国民中小学辅导主任必须具备辅导专业知能的规定。86年教育部试办「设置专任辅导教师及专业辅导人员实施计划」,台北市以主修临床心理及社会工作系所毕业人员担任专业辅导人员;台湾省与高雄市选择以心理、社工及辅导相关科系毕业人员担任;92年拟删除国民中小学辅导室与辅导教师法源依据,因辅导学会与专家积极争取后得以保留;92年教育部推动「友善校园与学生事务辅导工作」;94年教育部训委会成立「辅导工作咨询小组」;草拟「学生辅导法」;94年高雄市成立「学生心理咨商中心」;95年教育部「专业咨商心理人员参与中小学学生辅导工作方案」,各县市至少设置一咨商辅导中心,103年立法院通过「学生辅导法」,规定高中以下学校主管机关应设「学生辅导咨商中心」并提出发展性辅导、介入性辅导与处遇性辅导即学校三级辅导机制,一个整体的措施却被分割为三段,这是心理卫生概念的误用。一连串的行径都有学者参与,辅导人员本来就应该有实施咨商的能力,不必并列,其中与辅导概念相悖的措施不少,只因为有关学者想要让自己的专业领域挤进而提出落伍的见解,教育部官员的无知,照单全收,使过去的努力归于乌有,这是令人痛心的政策。我们只说一句话,让时间去证明吧。辅导的前途如何,请大家拭目以待。

杂志简介
 
「咨商与辅导」月刊是一份专业性的刊物,创刊的旨趣,就是要提升辅导工作的内涵,我们渴望从事辅导工作的同仁以及关心辅导工作的各界人士,能够共同参与。
 
适合阅读对象:学校、企业机构、社会辅导机构、医疗机构、感化机构的辅导人员,相关研究所学生以及任何对辅导有兴趣的读者。

  • 辅导线上 学校辅导工作─顺应潮流、开创崭新的一页
  • 心的奥妙 梦视同秘密
  • 人生的结论 说好话的人有过好人生的力量
  • 禅语 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
  • 正向思考 孤独的集中力是最好的武器
  • 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师的教育
  • 医疗咨商新天地 心理健康mBMI作为中学校园自杀防治的心理健康识能
  • 心理评估 「老老照顾者心理评估」的内涵与方式之探讨
  • 认知行为治疗讲座 认知行为治疗讲座(三十八)保证认知行为治疗的品质之重要性
  • 心像疗法 心像的特征
  • 幸福感生活 幸福老化─以相关主题电影为例(下)
  • 乐在辅导 辅导管教人人有责
  • 移动心灵 青少年辅导4.0─「利他」之「伪装」与「坚持」
  • 生命诗情园地 趁暇─记一日冬季阳光
  • 新境界 绿活传爱─生命教育课程
同书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