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不論世界多麼紛擾,都要好好生活,為自己創造精彩與浪漫。(林格立攝)
【編者的話】
好感生活的幸福提案
在全球疫情肆虐的今日,要過好生活,當真是種奢求?其實平凡如你我,只要用心,花點心思在生活上,我們都能擁有「日日是好日」的寧靜幸福。這可能是一杯咖啡、一盆植栽,或是一堂烹飪課,品味並非虛無飄渺,各種的「選擇」就存在於你我生活當中的小細節裡。
《光華》在一年之春,從環保、休閒、花藝等面向,推薦給您生活中的優質提案。讓「自煮生活」工作室,帶您體驗做菜的樂趣;跟著「北鳥──大人的自然美學時光」工作室,一起觀察並描繪植株上的細節;依循著兩對「零廢棄」達人夫妻檔,將友善環境的理念貫徹於工作與生活當中,還有花藝達人,為生活錦上添「花」⋯⋯,這些生活上所謂的「小」
事,將帶給您不同以往的全新感受。
好好生活的同時,也可跟著《光華》的腳步,來趟宜蘭的雙輪之旅,沿途除了能收獲海、林、溪的美麗景色,還能感受海風及樹香,可說是萬裡挑一的騎行路線。此外, 本期還收錄了「桃園城市故事館群」、「木雕大師陳啟村」等在地人文的報導,不容錯過。另有以沉浸式、參與式、回應式的創作,來作為藝術表演形式的「明日和合製作所」,這種把觀眾參演的可能變數融入導演思惟的作品當中,是值得關注的藝文表演團體。
「不是低於標準,而是農藥零檢出。」蕈優生物科技負責人方世文是台灣率先引進無塵室規格培育鮮菇的先趨者,栽培出如白色牡丹花豐盈綻放,卻散發出好似茉莉花芬芳的白木耳,以及菇柄有霜降肉口感、菇傘卻帶著蛤蜊鮮甜味的蠔菇,還有山珍生物科技獨家號稱和牛等級的松本茸及美姬菇的生產方式與過程,盡在本期報導內容當中。
而同樣著重自然之良性循環,研發出以「酵素反應劑」來進行催化,創下全球最快三小時內,就能將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楊秋忠,看出身南投國姓鄉農家的他,是如何從無到有,一路走來30年的漫長研究路,而他所撰寫的《土壤與肥料》也成為土壤學界的聖經,並且翻譯成英文、韓文、馬來文等版本,如此精彩的專訪內容,值得您靜下心來,細細品味。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台灣光華,世界光華
「台灣光華畫報雜誌社」(原光華雜誌)於民國六十五年創刊,目前台灣光華雜誌月刊以中英對照紙本及中日對照網路版向全球一百餘個國家及地區發行,包括全美一百多家書店同步販售,訂閱對象含括學術機構、藝術文化、貿易經理人、台商、華僑、關心台灣的國際經貿組織及外籍人士。
中華民國台灣長期推動南向政策,東南亞不僅是台灣的鄰邦,更是重要的貿易夥伴。為增進東南亞國家對台灣的了解,也讓更多讀者知道東南亞人士在台灣生活的各種面向,於104年12月創刊《光華》東南亞三語文版(印尼文、泰文、越南文)。東南亞三語文版刊物以雙月刊方式發行,定期出版且均已數位化,建置於《光華》官網。
核心價值——呈現台灣蓬勃生命力
「台灣光華雜誌」每月以多元化報導及雋永圖文呈現台灣發展脈動,見證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變遷。多年來以讀者最關心的話題,深入採訪報導,並以中英、中日雙語對照呈現,因而獲得「兩岸新聞報導獎」、「優良政府出版品獎」及「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等獎項之肯定。
集結叢書——累積豐富多元資料
繼「光華」第一本叢書——「面對當代人物」於民國七十三年推出後,市場反應熱烈,開啟國內雜誌界將報導系列內容集結成書風氣之先河,至今「台灣光華叢書」已輯印三十餘種,包括:「國際漢學與漢學家」、「台灣原住民文化」、「台灣特稀有生物」、「擁抱臺灣—百張圖片看現代臺灣」、「台灣民俗筆記」、「台灣好滋味」等叢書,可謂每本「台灣光華叢書」都是台灣不同面向的縮影。
數位整合——推動多元行銷
近年來,「台灣光華雜誌」與國內外媒體合作,進行跨界聯盟,除與知名電台合作單元專訪外,亦與多家網路平台合作發行「台灣光華電子報」及「台灣光華電子雜誌」。此外,更結合數位化科技,將累積三百期、數千萬文字之內容建立數位化資料庫系統,以多種檢索功能提升讀者閱讀及研究之服務。美國多所著名大學、國內中研院、國家圖書館、各地文化局圖書館等均為訂戶,並登上國家圖書館電子資料庫使用率排行榜。 「台灣光華雜誌」希望把台灣最真實訊息傳達給每一位讀者,不論是在國內,或是海外,讓每一個瞭解台灣的人更愛台灣,不知道台灣的人也能從這本雜誌中認識台灣、支持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