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小資藝術遊-台北與灣仔
A Bourgeois Art Journey – Taipei and Wan Chai
走到九十年代的中國,「小資」是一種對中產階級的流行簡稱,代表着一群在物質方面獲得一定的享受後,開始追求內心的體驗,嚮往思想的生活,甚至產生頹廢的社會族群。小資又稱小布爾喬亞(bourgeois),它的意思是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
四月的《art plus》將帶你走入小資的藝術遊,先從新舊交替的香港灣仔區,感受那優游自在的雅痞生活;再到台灣的文創園區,從過去的歷史裏找尋布爾喬亞的精神,看台灣如何透過創作與設計,改變人們對藝術存在於社會認知裏頹廢的形象,轉換到品味的顛覆,並找到文化延續的動力。
迷人隱性的藝術台北
A Charming Taipei with Hidden Clues of Art
你可能知道曾經是全世界最高的101大樓,也已經從大樓頂端俯瞰台北市區;你可能也已經到過中正紀念堂,在國家音樂廳或戲劇院聽過音樂、看過表演;你也可能已經參觀過台北市立美術館,一座標示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座標。但是台北還有許多充滿人文創意與歷史風情的好去處。
閒步靜謐小區 品另類蘇豪味
An Alternative SoHo through a Leisurely Walk in the Cozy Neighbourhood
灣仔區經歷多次移山填海工程,加上由東西兩面(金鐘及銅鑼灣)延伸而來的高樓大廈與商業活動,蛻變成今日的多元化社區。信步漫遊於此,猶如來回穿梭於兩個不同的世界。如果以皇后大道為界,可以粗略地將灣仔一分為二,北面是繁盛匆忙的新商業區,南面就是閑靜恬適的老舊民居。筆者就帶大家用大半天的時間,走走灣仔西南靜悄悄的一角,稍稍窺探香港這殖民地的多樣的文化與小故事。
Feature
小資藝術遊—台北與灣仔
A Bourgeois Art Journey – Taipei and Wan Chai
迷人隱性的藝術台北
A Charming Taipei with Hidden Clues of Art
閒步靜謐小區 品另類蘇豪味
An Alternative SoHo through a Leisurely Walk in the Cozy Neighbourhood
Advertorial
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
Luminous Art Marketing
「第19屆台新藝術獎」公布15組入圍名單
The 19th Taishin Arts Award Announced 15 Finalists
Preview
《希望的藝術》
The Art of Hope: New School of Paris
「辛丑說牛」展覽
Celebrating the Year of the Ox
香港芭蕾舞團盡演(芭蕾)藝術節
Turn (it) out festival by HK Ballet
光的流動空間樂章—向原藝術畫廊「遷移」展
The Music Chapter of Spatial Light Flow - ‘Migration’ at Elisa Art Gallery
抵抗主流的表演未來學實驗─伽利略計劃 (2020–2029)
Experiments in Performance Futurology as Resistance of the Mainstream - Project Galileo (2020-2029)
觀看的心理情境─蘇匯宇與鄭先喻的「復仇現場」展
The Psychological Context of Viewing - ‘Revenge Scenes’ by Su Hui-Yu and Cheng Hsien-Yu
Book Review
第一人稱單數
First Person Singular
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
Being an Actor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
Terrible Beauty: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People and Ideas that Shaped the Modern Mind
當代藝術市場瘋狂史︰超級畫商如何創造出當代藝術全球市場與商業模式?
Boom: Mad Money, Mega Dealers, and the Rise of Contemporary Art
凝視約翰·伯格︰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家
A Writer of Our Time: The Life and Work of John Berger
CD Review/Music Column
我的《搶耳音樂廠牌計劃》 難能可貴體驗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art plus》藝術+++
《art plus》是藝術+生活,藝術+樂趣,藝術+人生各種的可能性,我們相信唯有找到有溫度的情感,藝術才充滿樂趣。
《art plus》以國際、年輕、跨領域為主調,內容涵蓋生活、視覺、表演等面向,為兩岸四地建立互動的文化平台。《art plus》將代表這時代我們需要的生活參照,從各城市差距中得到更大的啟發,分享相近觀點的樂趣,找出不同的生活意義,遠想彼此的文化底蘊,微觀各自的生活態度。
自《藝術地圖》2003年7月於香港創刊,2004 年1月發行港澳版,並於2004年5月出版《am post》,《藝術地圖》與《am post》已成為港澳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媒體。
《am post》剛出版時只是想要把藝術圈內的文化活動介紹給圈外的藝術愛好者,從每月印發兩萬份,之後不斷遞增,高峰期曾印到100頁並發行至每月3萬5千份。9年的光景伴隨著香港文化發展的醞釀期,社會在轉型,政府確立創意產業並帶動商界參與,民間力量成立並主動透過傳媒引領社會議題,年輕一代對社會的關注。《am post》將帶著《藝術地圖》走進7-Evelen的店鋪,成為史上第一本在香港7-Eleven雜誌架上索取的藝術月刊,《am post》留下了「a」for art,「m」for map的名字在歷史,正式改名為《art plus》,於2011年11月在港、澳與台灣三地同步創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