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第427期]:從讀者與市場端改革的文化振興政策

點閱:527

作者:文訊雜誌社編著

出版年:2021.05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文化」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體現。是以,文化政策需要經過通盤且周詳的考量與規劃,方能產生效果。台灣的文化政策長期著重在「生產端」的加強,例如各種文化產業、獎勵作家與藝文工作者的補助,讓生產端不斷增加與充實。然而,當數位影音與社群網站風行後,閱讀、藝術欣賞、文化消費市場卻逐漸萎縮。加上台灣在家庭與教育環境中,並沒有培養閱讀與藝文消費的習慣,使得各藝文團體及出版社在經營上反而愈加艱困。
當文化政策偏於一端地重視文藝生產端,忽略了真正能振興文化環境的消費端,台灣的藝文與出版環境已經陷入了重大危機。

以閱讀來說,《聯合報》「願景工程」2019年公布的台灣民眾閱讀行為調查發現,把紙本、數位閱讀、漫畫、雜誌均納入統計,有高達二成一的受訪民眾,去年一整年完全沒閱讀。若進一步限縮在書籍閱讀,更有高達近四成一的人,去年一本書都沒看過,高達六成五的人整年沒買書。也就是說,每五個台灣人中,就有兩個一年內完全沒有閱讀過任何書籍。
2021年,文化部終於通過並實施圖書免徵營業稅的政策,而購書扣抵個人所得稅的可行性也一直都在討論中,這些對於促進國人的閱讀習慣都是好現象。然而,這種「補貼經濟」的政策,具體能有多大的幫助?是否象徵意義遠大於實質意義?
無論是購書抵所得稅或免徵營業稅,其實都有一個根本的問題:「有買書的人嗎?有多少人會買書?」如果書沒人買,或買書的人太少,這個產業還是振興不起來。
同樣的,藝文表演活動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

大家都喜歡走捷徑,沒有人想關注十年以後才會有改變的教育和文化,這是現實情況最悲哀的問題。首先,政府官員與立委諸公,很少有人針對台灣的閱讀教育與閱讀文化投入心力想辦法改變,因為閱讀習慣的改變很難短時間看到。過去大家都是讀教科書長大的,多閱讀何用?不閱讀又有何損失?大家看不出來!這種無用之用,很難存在於忙碌的社會。
另外,在「藝術很難理解,所以沒有興趣」的情形下,民眾是難以進行文化參與及消費的。更進一步說,如果要健全藝文生態與市場,藝文消費人口的養成絕對是關鍵,但其實台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一步,要讓民眾具備欣賞與品味文化藝術的能力;完成第一步之後,才有可能讓民眾願意掏出錢來消費。如果沒有第一步,就算是送票或其他形式的補貼,也難以真正提升文化參與率。

究竟,整體出版與藝文市場萎縮是消費力的問題,還是文化衰退的問題?我們又該如何看待文化衰退的問題?

要找回讀者與觀眾,不能只研究產業,必須對特定藝文消費項目的消費者行為有更具體的調查研究,才能在後續政策規畫中,提出更具有促進效果的機制規劃,以期能真的以政策帶動藝文消費,進而促進藝文產業發展。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 編輯室報告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