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雜誌 [2021年5月 No. 234]:鯨族的祕密

點閱:1

並列題名:National geographic

作者:國家地理雜誌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1.05

出版社:大石國際文化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28

本期內容簡介
 
海洋專刊: 鯨族的祕密

文化差異並非人類獨有,鯨魚和海豚也有自己的方言、飲食和生活習慣......

每年夏天,有將近2000隻白鯨聚集在加拿大北極群島的薩莫塞特島附近,牠們哺育幼崽,以唧唧聲和哨聲聊天,並且在同伴和家庭成員組成的變動網絡中活動。科學家猜測,許多鯨類物種與人類一樣,有共同的文化傳統。

約翰.福特想要擁有鯨魚視角。1978年的某個夏日,一群虎鯨高速游往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島的一片卵石淺灘。這位年輕的生物學家穿戴著潛水衣和呼吸管,在水裡等待著。幽靈般的黑白隊伍就像一隊U型潛艇,從水面下快速駛近。福特滑入海裡。在水深僅3公尺處,這群虎鯨放慢速度並轉身。牠們將身體一部分浸在水中,開始拍打尾鰭,扭轉擺動著身體。牠們一個接一個在石頭上磨蹭自己的側身與腹部,就像灰熊靠在松樹上撓背一樣。

現年66歲的福特研究虎鯨已超過40年,這種體型最大的海豚來自鯨下目中稱為齒鯨的分支。自從那天在水下看到稱為「海灘磨蹭」的現象後,他又看過無數次。他無法確知這些動物為什麼要這麼做,但猜測那是一種社交連結的形式。不過另一個更大的問題是:為什麼這群虎鯨會有這樣的行為,但是牠們在南方幾乎完全相同的鄰居卻不會呢?

許多科學家認為,有些鯨豚類就跟人類一樣,有獨特的文化。這種可能性促發了關於某些海洋物種演化方式的新思維。文化傳統可能協助推動基因轉變,改變鯨魚這個物種的定義。而人類與這些水生動物有何不同,也正受到這個概念的重塑。鯨魚文化似乎正在撼動我們看待自己的古老觀念............(更多內容 詳見本期雜誌內容)
雜誌簡介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承襲國家地理學會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自1888 年以來探索世界、發現未知的薪火,在每個月出刊的雜誌中,帶讀者神遊四方,理解與認識「世界,以及其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