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醫療與社會 [issue 32]

點閱:1

並列題名:Taiwanese journal for 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其他題名:科技醫療與社會

作者:科技、醫療與社會學會主編

出版年:2021.04

出版社: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出版地:高雄市

格式:PDF,JPG

頁數:262

本期雜誌簡介

一般論文
施麗雯
後現代助產師:Rebozo在丹麥的位移與孕產照護實作的混種

賴品妤
臺灣自閉症的「初」現

洪靖
設計與自由:行為嚮導技術的分類與倫理考量

李一平、楊倍昌
科學溝通時的語詞解讀分歧

書評
余貞誼
數據始終來自於權力—評Catherine D’Ignazio and Lauren F. Klein (2020). Data Feminism. 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
雜誌簡介
 
《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英文名為 Taiwanese Journal for 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誠如其名,乃是專門刊載以「科學、技術和醫療」為研究對象的學術論文之刊物。本刊前身為1993年創刊的英文期刊 Taiwanese Journal for Philosophy and History of Science,該期刊以刊載哲學和(中國)科學史的英文論文為主,乃是台灣哲學社群與科學史社群合作以期進入國際學術界的嘗試。1998年該刊出版第十期之後,其編委會為了因應學術社群的擴大與專業化,決定將該刊一分為二,各自由「哲學」和「科學史」社群來負責重新發行。本刊就此誕生於「科學史」一邊的社群之手。
 
自1980年代以來,國際學術界起了很大的變化,新興的「科技與社會」研究(STS),以燎原之勢擴展全球。當時出身於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這些老研究傳統的年輕學者們,一方面發展了全新的方法、觀點和理論,另方面則大舉開闢研究疆域,把技術和醫療納入領地。經過二十多年來的耕耘,為「科技」與「社會」搭建橋樑的STS已成為當代學術圖景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特別是STS強調「社會」對於科技發展的關鍵性,科技、醫療與社會的互動順勢成為STS的核心議題。台灣的學術社群,也在1990年代間感受到這股國際學界的波動,又由於「科技與社會」確實觸及台灣當代社會的關鍵需求,加上倡議者的長期努力,都促使越來越多年輕學者投入STS研究,從而澆灌了台灣STS社群的成長與茁壯。
  • 張國暉 編輯室報告
  • 書評 余貞誼 數據始終來自於權力—評Catherine D’Ignazio and Lauren F. Klein (2020). Data Feminism.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 稿約
  • 文稿撰寫與刊登格式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