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兩岸三地藝術市場近觀
------
五月下旬,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在眾人雖不看好但依舊期待下開幕了,儘管規模無法與往年相比,海外畫廊也普遍選擇僅展出作品而不派遣員工前往參展,依舊熱絡的人潮與現場交易,令不少人訝異,過往只被認為是「交易平台」的香港,竟然擁有足以支撐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在地收藏。那麼,它擁有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收藏面貌?收藏群體又是如何建立、養成?而與香港藝術市場息息相關、長期以來為人矚目的中國購藏實力,在近期又呈現什麼樣的面貌?首度面臨疫情衝擊的台灣藝術市場,又有哪些機會與難題,值得我們在此時停頓時刻,靜下心來審視與面對?也因此,本期專題典藏編輯團隊以台灣、香港、北京為核心,訪問了多位業內人士,試圖呈顯、勾勒三地近期當代藝術市場的面貌。(企劃/編輯部)
本期主題:兩岸三地藝術市場近觀
------
五月下旬,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在眾人雖不看好但依舊期待下開幕了,儘管規模無法與往年相比,海外畫廊也普遍選擇僅展出作品而不派遣員工前往參展,依舊熱絡的人潮與現場交易,令不少人訝異,過往只被認為是「交易平台」的香港,竟然擁有足以支撐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在地收藏。那麼,它擁有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收藏面貌?收藏群體又是如何建立、養成?而與香港藝術市場息息相關、長期以來為人矚目的中國購藏實力,在近期又呈現什麼樣的面貌?首度面臨疫情衝擊的台灣藝術市場,又有哪些機會與難題,值得我們在此時停頓時刻,靜下心來審視與面對?也因此,本期專題典藏編輯團隊以台灣、香港、北京為核心,訪問了多位業內人士,試圖呈顯、勾勒三地近期當代藝術市場的面貌。(企劃/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