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愛吾家 [第402期]

點閱:525

作者:吾愛吾家編輯室編輯

出版年:2021.07

出版社:青年日報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00

本期內容簡介
 
〈鹿耳門  血戰四草  歸附台江〉
臺南台江地區擁有多元豐富的國家級溼地自然生態景觀、悠久的臺灣廟宇歷史文化,以及許多讓後人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每年吸引許多民眾前往觀光或朝聖。而在此區的古加荖灣及北汕尾兩座島嶼間的港灣,因水路狀似鹿耳,當時被稱為「鹿耳門」。這個地區,數百年來歷經多場戰役,並由不同的政權所統治,除孕育出豐沛的人文歷史,更可以說是臺灣歷史的發源地之一。

〈發揮筧橋精神  再創八一四勝利〉
空軍,一般人的印象,應該就是挺拔、帥氣、豁達、豪邁,眉宇間,自然流露了一股榮譽感。當然,這些表象,無關緊要。空軍健兒更重視的是,如何在每一次出勤中,順利完成捍衛領空的任務,而且使命必達。
事實上,空軍任務的執行,一向生死交關,甚至須有隨時付出生命的準備,在最近兩岸新一波的空中對峙中,我們看到了空軍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因不確定性狀況的升高,及隨時可能爆發的衝突,使任務遂行,更為密集頻繁。

〈想像。熱情  鄒萬懷的軍研之路〉
溫暖黃光下,我們與鄒萬懷在臺南水交社附近的咖啡店相見,等待的過程中,天空中出現驚天動地的噪音,由遠至近快速傳來,經過頭頂時,巨大的轟鳴聲,聽起來更甚電影裡黑幫火拼的場景。
心思還停留在前一秒的震撼時,小鄒現身了,他是剛從納骨塔結束飛機拍攝作業趕來的。

〈舞筆戲藝  十絕老頑童〉
真是古靈精奇的一介怪才,臺灣文學史應有他雄渾揮灑過的精采一整頁,臺灣奇人傳該有他驚豔演繹過的璀璨一全章!其人行事風格「大膽潑辣奇怪」,形醜俊帥絕、高個大馬、長髮紮尾、老嬉皮樣,性風趣健談、瀟灑倜儻、直爽率性,喜寫詩畫畫、影視表演、愛唱大戲、說竹板快書、朗詩頌歌……,舉手投足間充滿鄉音老腔,其幽默喜感、其豪邁縱情,十足是位紙上可以建城闢域的匠師、臺前可以獻演展藝的行家。他正是江湖公認、眾人敬愛的詩怪老頑童,已故詩人管管。

〈落實防疫不出門  自製冰涼甜品果凍花  大飽口福又消暑〉
炎炎夏日,要如何避暑呢?親子在家可做些什麼活動呢?此次特別邀請《獨在藝鄉》(FB粉絲頁)的吳燦城老師,介紹近年廣受大家喜愛的3D藝術果凍花。

〈防疫從「家」做起  提升戰「疫」能量〉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民眾若覺知有病毒感染的嚴重性與易感性,可能引發過度焦慮,導致出現過度反應或不理性行為,需特別留意。臺灣公共衛生雜誌今年2月份刊登「臺灣公民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之焦慮症狀與防疫作為之趨勢」研究,發現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民眾焦慮症狀及防疫作為,不分性別、年齡與教育程度,都呈現上升趨勢。針對此研究結果,該研究團隊指出,大規模流行疾病發生時,民眾確實會有焦慮與擔心的心理健康議題,隨著民眾落實戴口罩、洗手等防疫作為的比例升高,民眾的焦慮症狀不僅沒有隨之下降,反而有顯著上升的趨勢。

〈走過百年風華  漫遊平溪線鐵道〉
在全臺眾多鐵路旅遊中,歷史悠久的平溪線支線,迄今仍相當受歡迎,其中「十分-平溪-菁桐」,藉由「火車」、「天燈」、「瀑布」,共構出鐵道的最美支線—平溪線。
雜誌簡介
 
吾愛吾家
 
創刊日期:民國68年元月1日。
發行宗旨:發揚文化,闡釋倫理,宣導政令,傳播新知。
發行對象:國軍眷屬、征屬及社會大眾。
 
刊物沿革:民國68年本刊由國軍「福利月刊」與「軍眷報導」併刊發行。版面32開本,60頁,每月發行3萬本。民國70年革新改版,增加至76頁。民國73年8月號,由76頁增至116頁,亦將騎馬裝釘改為無線膠裝。民國75年7月增加發行「公教版」,民國77年合併「軍民一家」月刊,增刊「征屬版」發行。發行數量由3萬、30萬、70十萬至100萬節節爆增,最高曾達160萬份。民國79年元月停止發行「公教版」,僅發行「眷屬版」、「征屬版」迄今,發行量維持在30餘萬本。民國90年元月擴大成24開本雜誌內容包括文學、藝術、知識、政論、醫藥、科技新知、兒童、青少年教育及家庭婦女生活常識等等,資訊多元內容包羅萬象,96年元月為因國軍文宣採購經費緊縮,調整刊物發行週期,由月刊改為季刊,於每年1、4、7、10月出版發行;改版後的吾愛吾家季刊內文(含封面)52頁彩色、48頁雙色印刷,除增進讀者閱讀興趣外,亦使文章品質更臻精緻化。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