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只要撐過痛苦點跟低潮,新的東西就會找你」
李安
前言
我敢說一句話,我絕對不是一個要安全感的人,
喜歡做的事情,一定是不安全感的;
一旦有安全感,做成了慣性,我就會心生恐懼。
【國際視窗】吃葷免殺生 「生化印表機」印出牛肉
二月中,聯合國發起節約糧食活動,盼動員全球消費者、零售商和製造商不再浪費超過十億噸的糧食。節約之餘,腦筋動得快的企業已經看到「開創」的商機:3D生化印出技術讓將來無需殺牛也能產牛肉。
【商周觀點】關鍵兩問 澆熄核四存廢爭吵
核電話題持續發燒,其實市場供需機制,會透露答案,只要政府不再壓低電價,人民少用電,就不用蓋核四;如果屆時用電量還是大,市場自然會出聲訴求蓋廠。
【焦點新聞】福斯來台設廠震撼彈 淪為煙幕彈
福斯汽車集團以全球第一為目標,計畫在台設廠擴產,德國原廠為此在農曆年前,求見副總統吳敦義,足以改變台灣車市版圖的大規模投資案,為何外熱內冷?
【產業風雲】三十年笑話功力 拍出最賣賀歲片
今年春節,《大尾鱸鰻》成為吸金速度最快的國片,從片名到搞笑點子,得歸功導演和監製在生活中的蒐集。
【alive-文章】做值得被牢記的客人
在看門道之前,自己也要先當個好客人,只要掌握一些基本原則,就能讓用餐經驗更加愉快。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商業周刊》菁英的專屬閱讀
《商業周刊》每週四出刊,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專題報導,提供讀者多元的知識與國際觀點。http://www.bwnet.com.tw/
公司概覽
《商業周刊》1987年創刊,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同時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堅持「速度與深度」,以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深入的專題方式,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除了關注台灣國內的新聞,《商業周刊》同時以強化全球的觀點、整合專業的分析與增進多元化的內容為目標,連結當地企業與世紀潮流。2005首度報導金磚四國系列(BRICs),開啟國人對新興市場的注意,更於2009年金融海嘯週年,重返金磚現場,見證四國如何躲過風暴,走出自己的路。除了商業與趨勢,自 2003年起,連續五年推出「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系列報導,關懷社會需要幫助的族群。2009年製作「百大特色小學」專題,帶領讀者看台灣小學多元教育如何用超越分數的方式,塑造孩子未來競爭力。
《商業周刊》屢次獲得國內外新聞大獎的肯定。包括連續獲得「金鼎獎」最佳財經時事雜誌獎、「吳舜文新聞獎」、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年度卓越新聞獎、卓越新聞獎及兩岸新聞報導獎。除了是商周的榮耀之外,更是對我們品質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