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 [第244期]:身動、心動的舞蹈教育路程

點閱:1083

並列題名: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其他題名:美育 美育雙月刊

作者:美育編審委員編輯

出版年:2021.11

出版社: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南海藝教叢書

格式:PDF,JPG

本期內容簡介

身動、心動的舞蹈教育路程
A Journey of Dance Education That Moves Both Body and Soul

啟動舞蹈教育焦點話題,邀請仍在職場全職打拼的五位舞蹈主筆們,從策劃、籌備到完成,這個過程在疫情的一波又一波高低起伏中,竟然如此漫長地進行了一年。疫情中,由於群聚的限制,表演藝術界受創極劇,然而扶持表演藝術發展的相關教育基礎層面,就像所有校園的教育卻持續維持、進展著,舞蹈領域便是其中一環。然而舞蹈的基層包括身體技巧的訓練,在這個無法群聚、無法面對面、身體接觸的時代,如何繼續進行教育訓練成為一種高難度的挑戰。本話題趁此特殊時機回看舞蹈教育在台灣歷史的追尋、變化,從台灣國民基本教育,再帶入面對新世紀時代的舞蹈教育課程,進而思考如何在台灣教育制度下讓舞蹈能走到更具創意、關懷人、關懷社會的思考以及相關的議題討論。

本焦點話題邀請了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黃淑蓮助理教授、桃園高中董述帆舞蹈老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林怡棻講師、曾瑞媛教授,以及兼任教師的博士生、並擁有費登奎斯資格證書的陳代樾老師,以教育為焦點分享他們在舞蹈領域上多方位的概念、想法以及他們舞蹈專攻的實務經驗。這些豐富的經驗反映出他們如何引領年輕表演藝術學生走入社會實踐的心得,也是當代舞蹈教育的概念。表演藝術者不只是高高被觀看的殿堂藝術角色,也不僅有身體技巧的呈現。新一代的舞蹈觀必須被發掘,對社會的關懷必須被重視,舞蹈教育的方式應該是理論與技巧並重,經由寬廣的舞蹈教育方法才能讓下一代擁有會思考的身體。

黃淑蓮用〈不停歇的舞步〉來書寫台灣國民教育的舞蹈課程,講述早年舞蹈訓練其實是唱遊課,1968 年施行九年國民教育,舞蹈是被包含在體育課程內。當時舞蹈主要為了引發每位學生能有身體律動的能力,由於其娛樂性以及團體合作的訓練,也常被放在聯合性活動中,譬如校慶運動會、學藝競賽與康樂活動等群體形式的舞蹈表演。1979 年至1982 年間,教育部陸續推進,於1982 年公布《強迫入學條例》,全民教育方塵埃落定。2001 年台灣實施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舞蹈正式以藝術之姿進入國民基本教育「藝術與人
文」學習領域「表演藝術」課程裡。2011 年十二年國教上路,把全國教育又大力一推,讓台灣的全民教育更上一層樓,領軍於世界。舞蹈在一般學校其實無獨立科目,然而舞蹈常被包含在「體育」科目、「鄉土教學活動」或是「藝術」領域的學習內容中。淑蓮綜觀舞蹈教育於中小學的教育課程,詳細說明其脈絡軌跡,由國小的唱遊課如何讓學生透過歌唱與身體韻律結合。其實兒童在此年紀正是創意發展最佳年紀,不必拘束於身體的技巧,反而是最好的舞蹈方法。

延續黃淑蓮的國民教育舞蹈敘述,執教於桃園高中舞蹈班的董述帆老師,以〈蛻變中前進的高中資優舞蹈教育〉一文,侃侃而談台灣十分有趣且世界上少有的高中資優舞蹈教育現況。國際之間雖然也有少數幾所高中舞蹈學校,譬如美國的北卡羅來納州藝術學院(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School of the Arts)附屬的藝術高中、維吉尼亞海灘藝術高中(Virginia Beach School of Arts),但是與台灣高中舞蹈班的設立方式十分不同。台灣舞蹈界學者於1980-1990 間曾熱烈討論此稀有的舞蹈教育產物,經由大學進階訓練,多年來竟然產出許多世界級舞蹈專業舞者,如今已然成為一個教育奇葩的現象。董述帆探討舞蹈班的創設與沿革,以自身任教之高中藝才資優舞蹈班為例,向下銜接國民中學舞蹈潛能優異學生,至大學舞蹈系專業舞蹈人才培育的角色及課程,意欲釐清學校教育對於舞蹈優異學生的培育及其藝術生涯探索的走向。

跳脫前述舞蹈教育在台灣的發展以及關注,仍在博士班就讀的陳代樾老師以他的特殊身心學專長「費登奎斯方法」,來討論動作教育的理念以及「動中覺醒」身心學方法,以反直覺原則的科學連結為題。代樾用「身體」而不是舞蹈這個字眼來細說身心學中大眾教育的一個重大觀念改變。我們動或說是舞動身體其實是一種身、心的覺察,是身體能感受的一種再教育。假如我們除了本身天生擁有的自我關注,能懂得分心注意周遭,可以用來反觀自己各種不同的感受,重塑自己的神經系統,能分辨新、舊動作的改變。代樾提出「費登奎斯方法」理論實作中「 違反直覺」的三個層面來分析該方法獨特的思考方式。相反於舞蹈技巧的訓練或是尋常生活中的覺察方法,此方法的第一層面是把動作做得更輕、更小、更慢,讓我們去感受覺察身體、動作。第二層面是「不要專注」,又一個反於尋常動作訓練的思考方式。費登奎斯的「動中覺醒」方法,引導我們了解注意力並非集中在單一的身體部位,而是散布在身體的每一個地方,也延伸到環境中。如同其他身心學方法,這裡敘述的第三層面是提醒不要在一開始就設定最終的目標。追求目標是我們教育最有殺傷性、卻也逃避不了的路程。升學是目標、就業是必然,人生有很多目標列在眼前,我們如何懂得運用,是否可以運用「動中覺醒」身心法來重新思考每日的作息?

任職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的林怡棻老師,受邀於國家兩廳院的邀請,進行了「樂齡計畫」的舞蹈教學活動。與其說是一個舞蹈教育計畫,不如就稱之為身體活動更佳。怡棻親自帶著一群男、女老頑童,破除對自己肢體的不信任,運用遊戲帶領他們找到不只是自身還有快樂的創作過程。這個過程是創作、教學、課程設計以及上台表演的完整舞蹈教育版。不只是學生,怡棻老師也在共學中再次成長。他們從身體開始學習,讓身體在動作組合中找到自信、破除對身體的迷思。暖身課程部分預計讓學習者能擁有舞蹈需具備的身體感與音樂性,也為心肺功能、關節活動度、動作控制等基本身體適能帶來正向刺激。暖身之後接著是運用創造性舞蹈,運用了身體、空間、時間、動作質地的舞蹈元素,還有教學輔助工具包括彈力帶,使參與的長者能有更多發揮空間,擁有全面的舞蹈經驗。「玩舞工作坊」總共有六週課程訓練,每堂課有焦點訓練,目標清楚。最後,由各個不同期的工作坊中選出願意參與者十三位,參加演出。這些素人長者其實正是我們可以借鏡學習的對象。舞蹈應該是人在舞動,而不是只有專業舞者才是舞蹈者。

同任職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的曾瑞媛教授,擁有拉邦舞譜(Labanotation)以及拉邦動作分析(Laban Movement Analysis)國際證照。她以拉邦舞譜延伸而出的「主題符號」(Motif Writing)為基礎工具,帶領她專攻舞蹈教學的研究生進入社會實作領域,追尋她實踐舞蹈教育的理想。瑞媛首先簡單敘述主題符號的歷史、來源,說明其轉換所帶來更廣闊的舞蹈創意教學以及表演創作的豐富性。接著描述她和視障兒童的舞動經驗。瑞媛身為舞蹈教育主導的教學者,意欲學生夥伴要達成的遠景是人人能舞,即使是特殊兒童族群。她細細描述在台北啟明學校工作坊的過程,這當中有很多的未知數,但她面對挑戰並一一擊破,先是教學上的焦慮,後轉為享受和特殊族群共學的樂趣。她運用各種遊戲、道具(大小球、塑膠袋),也面對如何和視障者在空間、聲音的相知、共舞。教學相長與抱持同理心的教學思考與模式,將永遠存在老師以及參與的特殊兒童心中。

本焦點話題目的在與讀者分享舞蹈教育,不只是訓練出技巧高超的表演者,台灣多所大學對於舞蹈教育的目標經常局限於舞蹈表演上,然而經由上述五位舞蹈教育主筆們的描述,其實舞蹈教育有身心學的介入、教學方法的領域擴充,而教育施展對象更是社會實踐的精華呈現。如果我們能運用多面向的舞蹈教育方法,相信這個社會將擁有一群有思考力的教育者,還有一群能身體思考(Thinking Body)的群眾。
雜誌簡介
 
美育創刊於民國七十八年三月,系以藝術領域為主軸按月出版之刊物,為符應當今多元社會體系及加強深度與廣度,其出版型態自第一一一期起改版為「雙月刊」,頁數從原五十六頁擴增為九十六頁,並加強教育推廣的功能,以達質與量之兼融並顧。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為開發、保存藝術教育資料,將藝術教育相關資料編印出版,以豐富多元、簡明易懂之文字、影像、聲音、多媒體等方式呈現,以建立「學習社會」的藝文泉源與動力,類別有美育雙月刊、藝術教育叢書,展覽專輯、專案研究報告、教學錄影帶、光碟片等。
  • 校園視角 Campus View 在校園空間中注入新概念
  • 童心童眼 Works by Children 幼兒的繪畫世界
  • 充電站 Fuel Station 阿巴斯之死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