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與輔導月刊 [第431期]

點閱:795

其他題名:諮商與輔導

作者:本刊編輯委員會編輯

出版年:2021.11

出版社:天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68

本期內容簡介

自我催眠—徹底改造人生

自我催眠有什麼作用?它可以使人生徹底改變。擺脫限制,獲得自由。
「奇蹟」一語很有魅力,令人感到有一股眩惑的引誘力。那是因為人在內心深處都期待自己的人生會有什麼奇蹟出現。
但是發生奇蹟的機率恐怕是萬分之一或千分之一吧。除非運氣特別好,奇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那麼我們只能嘆息自己沒有那個運氣嗎?答案是「不」,事實上你的人生也可以發生莫大的奇蹟。
許多人對於自己是給予限制而活過來的。你是不是這樣可以從你平常的說話去了解。如果常用「反正我是……」的措詞,你就是限制自己的人。因為你說「反正我不會成功」、「反正我沒有那麼大的本事」,自己設限。「……那是不可能的」就是這一類。
這個限制就是不幸福的心理所造成的。不幸福的心態並不希望你的成功。因此,為了阻礙你的幸福或成功,給你各種限制。在你的耳邊說「反正我是……」、「我絕對……」的聲音是不幸福的心所發出的惡魔的細語。其實一個人有不去聽這些惡魔的細聲而從容進入幸福的心態去獲得成功的力量。
幸福的心態就像小孩天真無邪的心,就是可以自由地看,自由地想的心。它不像不幸的心有任何限制。無論你的現實是多麼嚴峻,都可以自由想像去描繪人生的藍圖,有讓它實現的力量。反之,不幸的心會企圖以固定觀念讓你接受自己的限制。所謂固定觀念就是你對於自己所抱持的凝固的自我印象,自己是害羞的膽小鬼。
這個自我印象是你常年所抱持的,亦即不幸的心讓你這樣想的。不幸的心斷然阻止你去推翻此固定的自我印象,去企求成為更進步的自己。因此,它繼續灌輸對於你毫無意義的固定概念。結果讓你永遠無法從被限制的框架中走出來。常識是不幸的心為了讓你點頭而常用的資料。例如「人是不應該改變的」、「疾病是不可能輕易治癒的」之類。其實這不是你個人所有的,乃是一般社會所相信的固定概念。當你在不幸的心態時,就會很容易卡在這個常識的魔術。
但是,幸福的心態就不會被這些固定概念或常識所困。即使你過去的人生是不幸的連續,與幸福心態是毫無關係的。幸福心態不會被固定觀念或常識所污染,它可以給你帶來新的幸福或成功。只要你進入幸福的模式就會認為自己的可能性是無限的,一旦形成這種心態將無往不利。
如果你要打開自己的限制,應該改為幸福人生的管道。自我催眠的目的就是要解除自己所形成的限制。只要以自我催眠讓心理成為幸福心態,你就可以從限制得到自由。不可能成為可能,困難或障礙就會變小。
到了那時候,你就可以得到幸福、成功、進步、健康等有價值的存在。這是奇蹟的開始,但是它不是偶然天降的奇跡而是你自己的雙手所獲得的奇蹟。此時你就能把握得到「幸福、成功、進步、健康」等有價值的東西。這是奇蹟的開始,它不是偶然由天所給予的奇蹟,而是靠你自己的手去獲得的奇蹟。
自我催眠的優點很多,例如得到健康、血液會清澈、可以使內臟活絡化、免疫力的增加、便秘的療癒、腰痛的治癒、牙痛的克服等,也許它是我們值得去嘗試的一個方向吧。
雜誌簡介
 
「諮商與輔導」月刊是一份專業性的刊物,創刊的旨趣,就是要提升輔導工作的內涵,我們渴望從事輔導工作的同仁以及關心輔導工作的各界人士,能夠共同參與。
 
適合閱讀對象:學校、企業機構、社會輔導機構、醫療機構、感化機構的輔導人員,相關研究所學生以及任何對輔導有興趣的讀者。
  • 輔導線上 自我催眠—徹底改造人生
  • 心靈之窗 失去的美德
  • 成功的領導能力 領導者所需要的兩種能力
  • 阿德勒式產生 阿德勒推薦的「積極的人生」
  • 醫療諮商新天地 台灣喪親關懷服務的工作與發展
  • 正向思考 面對孤獨對於自己可以有新發現
  • 諮商心 承認自己罪深
  • 心理評估 「課金成癮者心理評估」的內涵與方式之探討
  • 意義治療 活出人生的意義與價值—雙重系統模式的基本假設
  • 幸福感生活 幸福習慣—心理學家一直在說的事(上)
  • 輔導走偏了 被三級制拆台的輔導關係
  • 樂在輔導 不要外包你/妳的孩子
  • 生命詩情園地 時空遐想—我們是在此一遊的過客
  • 新境界 自殺守門人—覺察及辨識學生心理健康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