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科技、政策、創新、制度總動員,翻轉偏鄉無醫命運
清零無醫鄉
台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都會區是「診所一條街」,偏鄉則是一位公醫扛起全鄉數千人的健康。嘉義阿里山鄉的茶山部落,距離最近市區的聖馬爾定醫院,車程要1.5小時,一趟看病之路,翻山越嶺已是偏鄉人的常態。
2010至2020年台灣先後出現過5個「無醫鄉」,其中,嘉義大埔和金門烏坵更連續30年一醫難求;多達25個鄉鎮,一度只有一位駐地醫生。可怕的是,據統計,原住民平均餘命跟全體國民差距8.02歲,充分顯現醫療不平等的惡果。
如何減緩醫療資源M型化?《遠見》團隊深入台南龍崎、嘉義大埔與綠島等地,直擊居民就醫權的困境,提出第一手解析。
科技、政策、創新、制度總動員,翻轉偏鄉無醫命運
清零無醫鄉
台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都會區是「診所一條街」,偏鄉則是一位公醫扛起全鄉數千人的健康。嘉義阿里山鄉的茶山部落,距離最近市區的聖馬爾定醫院,車程要1.5小時,一趟看病之路,翻山越嶺已是偏鄉人的常態。
2010至2020年台灣先後出現過5個「無醫鄉」,其中,嘉義大埔和金門烏坵更連續30年一醫難求;多達25個鄉鎮,一度只有一位駐地醫生。可怕的是,據統計,原住民平均餘命跟全體國民差距8.02歲,充分顯現醫療不平等的惡果。
如何減緩醫療資源M型化?《遠見》團隊深入台南龍崎、嘉義大埔與綠島等地,直擊居民就醫權的困境,提出第一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