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今藝術&投資 [第353期]:藝文環境的永續未來

點閱:1

其他題名:ARTCO Art & Collection

作者:典藏雜誌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2.02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08

附註:原刊名﹕典藏藝術雜誌﹐發行至第90期(民89年3月)止﹔自第91期(民89年4月)起﹐衍成﹕典藏今藝術 原刊名: 典藏今藝術, 自2018年4月起與《典藏投資》合併, 起始期數為307(201804)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Arts and the SDGs──藝文環境的永續未來
------
藝文產業長期為非高汙染的產業,台灣的藝文產業過去也甚少將環境意識帶入藝文生態的系統做檢視。但台灣近年從尼可拉斯.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於「2014台北雙年展」所提出的「人類世」(Anthropocene)概念,到2018年台北雙年展的「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展題,再到2020 台北雙年展的「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已經帶出一條透過展覽,檢視藝術生態系統的嘗試,環境、生態與永續意識已經成為一更普遍的思考。然而除了具有「意識」,國際間的藝文生態皆以更具體的方式回應SDGs的發展目標。包括2020年於倫敦成立的「畫廊氣候聯盟」(Gallery Climate Coalition),目標於2030年至少減少聯盟成員50% 的碳排放,目前該聯盟已有超過百餘家畫廊、藝術家與收藏家參與,積極向國際畫廊推廣,將氣候變遷議題納入營運策略。本專題透過不同案例理解國際博物館、畫廊產業、藝術與科學合作、影視產業的永續機構與相關政策,回看台灣藝文產業如何在具體的參照與指引下思考產業永續發展的可能。(企劃/張玉音)
雜誌簡介
 
原刊名:典藏今藝術,自2018年4月起與《典藏投資》合併,起始期數為307(201804)。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從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藝術市場……等等,都是持續關注的重 要項目。在選樣上,國內藝術生態是我們的終極關懷,由此推衍至華人藝術及國際藝壇的宏觀視野與觀察,也成為實質上呈現的多元面貌,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提供 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也希望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藝術世界的橋樑。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未來」尚未到來之前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周紅綢——日治時期最後一位留日女畫家
  • ARTIST 藝術家 不從眾的藝術創作腳步 在另一種鼓聲中的吳燦政
  •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非風景」的意象之海 接近威廉.肯特里奇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叢林風景 「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的若干切片
  • ART FAIR 藝博會直擊 年輕世代的FUN美學 ONE ART Taipei 2022藝術台北 圓滿落幕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