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第440期]:文學是門好生意? 轉譯的鍊金術

點閱:468

作者:文訊雜誌社編著

出版年:2022.06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208

附註: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重點】

近年來,文學領域除了文字創作、書籍與雜誌出版外,也有漫畫、繪本、展覽、商品、遊戲等不同領域的轉譯應用。但當文學透過轉譯進入其他領域或媒介時,「文學」扮演了什麼角色?「轉譯」又發揮了什麼功能?文學如何為各種產業注入活水,成為回頭壯大自己的養分?

本期專題以「文學是門好生意?──轉譯的鍊金術」為題,從創作與出版出發,將視野延伸至與文學文本相關的漫畫、繪本、展覽、商品、遊戲等轉譯企畫,希望除了文學專業以外,也能透過幾個個案,了解其他領域的創作者、工作者,如何理解文學、運用文本,並在各種跨域、跨媒介的變化中,思考並解決各種轉譯的困難,力求在新媒介的規格和特性中展演不同面貌的文本內容,同時透過不同媒介的體驗和比較,突顯文學本身獨一無二的性質與功用。
文學要往哪裡去?這個問題或許沒有人有確切或標準答案。但我們或許可以說,當前的文學正在自我定義,也正在形塑新的自我面貌。文學可以是一種推動人們追逐技術與觀念的欲求,技術可以是改寫人們對文學想像的媒介和工具。文學有其無限的內裡,更有其廣闊的外延,喜愛甚或忠誠於文學的人們,也絕對不會停在這裡。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 編輯室報告
  • ︱特稿︱《台灣男子葉石濤》――威權肅殺年代,民族文學必須「第二次誕生」
  • ︱我們的文學夢︱敘事的抒情――胡長松從台語小說生成一個新世界
  • 全球華文文學通訊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