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以待來日的出(去走)走】
疫情仍嚴峻,出門走動遊逛,成了需要多加斟酌思量的日常課題,也更蘊積期待來日前往或重返某處異地的動機。
而那些藉由身體移動、經歷,激活心靈與不同型態的嘗試、體驗,例如走讀、寫生、移動式劇場、田調、進入泥地與山間……等,也提供自我覺察的動力,思索或放下生命課題。
另方面,若是啟動更自由的想像與祈願,創作者們想去哪(或去了哪)?有什麼在現實或虛擬的遠方召喚著?
■傾身細語
在145年的時間尺度中/張子午
■或在此,或在彼
自己的營地/羅苡珊
■漫步在雲端
飛上去飛上去,借來天空的眼睛/林韋言
■晃蕩的筆韻
邊走邊畫/馮銘如
雷驤之行/傅月庵
■水與泥的邀請
黑泥之鄉──溪州,與即將到來的「黑泥季」/巫宛萍
■移動的觀眾席
到街上去/盧宏文
■請跟我來
策畫「走讀」活動眉角分享/徐嘉君
■走訪歷史場景
關於踏查「不義遺址」的一些餘緒/張維修
■無可回返
速寫/沐羽
■(曾經的)夢的盡頭
出走那不勒斯/廖偉棠
■時光越界
重抵一個「可以回去的地方」╱孫梓評╳湖南蟲
■繼續漂流
台北城堡廁所地圖/陳栢青
■指稱的出走
我的告別/洪茲盈
【以待來日的出(去走)走】
疫情仍嚴峻,出門走動遊逛,成了需要多加斟酌思量的日常課題,也更蘊積期待來日前往或重返某處異地的動機。
而那些藉由身體移動、經歷,激活心靈與不同型態的嘗試、體驗,例如走讀、寫生、移動式劇場、田調、進入泥地與山間……等,也提供自我覺察的動力,思索或放下生命課題。
另方面,若是啟動更自由的想像與祈願,創作者們想去哪(或去了哪)?有什麼在現實或虛擬的遠方召喚著?
■傾身細語
在145年的時間尺度中/張子午
■或在此,或在彼
自己的營地/羅苡珊
■漫步在雲端
飛上去飛上去,借來天空的眼睛/林韋言
■晃蕩的筆韻
邊走邊畫/馮銘如
雷驤之行/傅月庵
■水與泥的邀請
黑泥之鄉──溪州,與即將到來的「黑泥季」/巫宛萍
■移動的觀眾席
到街上去/盧宏文
■請跟我來
策畫「走讀」活動眉角分享/徐嘉君
■走訪歷史場景
關於踏查「不義遺址」的一些餘緒/張維修
■無可回返
速寫/沐羽
■(曾經的)夢的盡頭
出走那不勒斯/廖偉棠
■時光越界
重抵一個「可以回去的地方」╱孫梓評╳湖南蟲
■繼續漂流
台北城堡廁所地圖/陳栢青
■指稱的出走
我的告別/洪茲盈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幼獅文藝》於1954年創刊,堪稱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文學雜誌,是一份專為青年學子量身訂做的文學藝術入門雜誌,亦為青年朋友 通往作家的一把梯子。早慧的文學心靈,可藉由閱讀《幼獅文藝》探索人生板塊;適齡、適性的閱讀,更有助於人生經緯度的定位。曾榮獲文建會「優良文學雜誌」 評鑑、及雜誌出版金鼎獎肯定。
《幼獅文藝》的刊物特色,適讀年齡:高中以上。1.文學:名家及青年寫手的文學創作,冷僻或喧嘩的文藝觀 察。2.時尚:五光十色的、話題的、實用的。3.觀瞻:預見明日成為各界高手的搶先報導。4.培育青年作家的搖籃:國內目前唯一有能力、且願意關注青年文 學發展的文學雜誌;長期以培養優秀青年作家為服務宗旨,幫助讀者擁有敏銳的思考及文字創作力。
《幼獅文藝》於1954年創刊,堪稱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文學雜誌,是一份專為青年學子量身訂做的文學藝術入門雜誌,亦為青年朋友 通往作家的一把梯子。早慧的文學心靈,可藉由閱讀《幼獅文藝》探索人生板塊;適齡、適性的閱讀,更有助於人生經緯度的定位。曾榮獲文建會「優良文學雜誌」 評鑑、及雜誌出版金鼎獎肯定。
《幼獅文藝》的刊物特色,適讀年齡:高中以上。1.文學:名家及青年寫手的文學創作,冷僻或喧嘩的文藝觀 察。2.時尚:五光十色的、話題的、實用的。3.觀瞻:預見明日成為各界高手的搶先報導。4.培育青年作家的搖籃:國內目前唯一有能力、且願意關注青年文 學發展的文學雜誌;長期以培養優秀青年作家為服務宗旨,幫助讀者擁有敏銳的思考及文字創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