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第441期]:21st Century台語文學 : 近二十年台文創作

點閱:1

作者:文訊雜誌社編著

出版年:2022.07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台語(Tâi-gí/gú),是日常的語言,
在此島嶼發展出南北不同的腔調,生猛有力,
但運用在台文的書寫上,
台語漢字、羅馬字,常讓人看甲霧嗄嗄(bū-sà-sà)。
本專題收束近二十年的台文創作發展與創作者,
從口語、用字到文學創作,
帶大家認識在地語言心花開(sim-hue-khui)的心路歷程。

台語文及其創造的一切,正在燦爛的光芒中。
    翻越千禧年來到二十一世紀,在「文學革命」與「語文改革」的共伴效應下,台語文創作逐漸增溫,看到狂飆的徵兆了。首先,展開歷史圖卷,帶著宏觀的視野,捲入台語文學與白話字的雙股脈絡,鬆動被華語框限的「想像共同體」,讓文學在台灣的樣貌更貼近本初,燭照其真實狀態。接下來,本刊邀請當下創作的主力戰將,依文類分別是小說、散文、新詩,各從男女觀點,回顧創作歷程,剖析優劣並展望未來。 
和華語文學相較,台語文學最殊異的特質,是創作文本與各藝術領域、民間社會與商業市場之緊密結合。所謂的「跨界」對台文界來說,一點也不稀奇,是早就存在,再日常也不過的事。本期專題特邀深知其脈絡與鋩角(mê-kak,訣竅)的研究者與創作者,深入翻譯、繪本、戲劇、台語歌、教學現場與日新月異的媒體,既全面又「臨場」讓讀者來體會感受。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 編輯室報告
  • ︱特稿︱香港文學與現代主義―崑南「《地的門》: 門外門內的風景」、陳國球「香港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運動:以崑南的創作與論述為例」演講側記
  • ︱作家關懷列車︱悠遊人間,海洋人生―訪書戈.朱學恕
  • ︱談文論藝︱〈刀割泥隨筆〉神經衰弱自療法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