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生醫資金「斷鏈」!新創募資存亡之秋?
去年東元父子之爭,意外扯出保險業者壽險資金投資創投,
間接介入經營權之爭。
保險局因此修法,單一事件,再次延伸「潛規則」……!
過去幾十年,力挺政府策略性產業發展資金來源關鍵,
百兆資產實力「保險業資金」,將因此限縮投資?
從嚴解釋創投資金僅能投資註冊於臺灣的本土公司,
卻適逢政府鼓勵新創邁向國際化,許多公司轉而架構境外,
營運主體仍在臺灣的新創公司,究竟算不算臺灣公司?
新創發展急需資金挹注之際,資金斷鏈困境案例頻傳,
臺灣創投規模小、外資管制嚴苛、投資出場不易,
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資金環境挑戰將雪上加霜!?
【Special Reports |特輯】
2022傑出生技產業獎出爐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於7月27日盛大回歸!今年的大會主題定為「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Connecting the Asian Value Chain),旨在展示亞洲正在引領的創新、市場、供應、投資價值鏈,並與在地、國際、未來鏈結,將臺灣打造成亞洲生技領域的核心重鎮。新冠(COVID-19)疫情未退下,除了實體論壇外,今年也同步在線上活動平台呈現。論壇也匯集超過400名來自海外26國的專家進行分享,國內、外參與者非常踴躍、有多達1,500人次報名聆聽。
【Industry |產業】
疫後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
2022 Bio Asia-Taiwan 專家重點精華一次收錄!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於7月27日盛大回歸!今年的大會主題定為「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Connecting the Asian Value Chain),旨在展示亞洲正在引領的創新、市場、供應、投資價值鏈,並與在地、國際、未來鏈結,將臺灣打造成亞洲生技領域的核心重鎮。新冠(COVID-19)疫情未退下,除了實體論壇外,今年也同步在線上活動平台呈現。論壇也匯集超過400名來自海外26國的專家進行分享,國內、外參與者非常踴躍、有多達1,500人次報名聆聽。
【ViewPoint |專家觀點】
跨越保險給付難關!多元檢測商業化重「彈性」
在疫情洗禮下,美國檢測市場在短時間內湧入了數百億美元的資金,全球許多檢測技術也在此時機下,從實驗室中脫穎而出。若再進一步討論檢測市場中的趨勢,目前在新冠疫情下雖上市的產品多為「單次檢測」,即一次採樣(如:鼻腔拭子)僅能進行一次單一病原體的檢測。不過,對業界而言,能「以單一樣本進行多元檢測」一直是大家的夢想。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生醫資金「斷鏈」!新創募資存亡之秋?
去年東元父子之爭,意外扯出保險業者壽險資金投資創投,
間接介入經營權之爭。
保險局因此修法,單一事件,再次延伸「潛規則」……!
過去幾十年,力挺政府策略性產業發展資金來源關鍵,
百兆資產實力「保險業資金」,將因此限縮投資?
從嚴解釋創投資金僅能投資註冊於臺灣的本土公司,
卻適逢政府鼓勵新創邁向國際化,許多公司轉而架構境外,
營運主體仍在臺灣的新創公司,究竟算不算臺灣公司?
新創發展急需資金挹注之際,資金斷鏈困境案例頻傳,
臺灣創投規模小、外資管制嚴苛、投資出場不易,
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資金環境挑戰將雪上加霜!?
【Special Reports |特輯】
2022傑出生技產業獎出爐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於7月27日盛大回歸!今年的大會主題定為「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Connecting the Asian Value Chain),旨在展示亞洲正在引領的創新、市場、供應、投資價值鏈,並與在地、國際、未來鏈結,將臺灣打造成亞洲生技領域的核心重鎮。新冠(COVID-19)疫情未退下,除了實體論壇外,今年也同步在線上活動平台呈現。論壇也匯集超過400名來自海外26國的專家進行分享,國內、外參與者非常踴躍、有多達1,500人次報名聆聽。
【Industry |產業】
疫後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
2022 Bio Asia-Taiwan 專家重點精華一次收錄!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於7月27日盛大回歸!今年的大會主題定為「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Connecting the Asian Value Chain),旨在展示亞洲正在引領的創新、市場、供應、投資價值鏈,並與在地、國際、未來鏈結,將臺灣打造成亞洲生技領域的核心重鎮。新冠(COVID-19)疫情未退下,除了實體論壇外,今年也同步在線上活動平台呈現。論壇也匯集超過400名來自海外26國的專家進行分享,國內、外參與者非常踴躍、有多達1,500人次報名聆聽。
【ViewPoint |專家觀點】
跨越保險給付難關!多元檢測商業化重「彈性」
在疫情洗禮下,美國檢測市場在短時間內湧入了數百億美元的資金,全球許多檢測技術也在此時機下,從實驗室中脫穎而出。若再進一步討論檢測市場中的趨勢,目前在新冠疫情下雖上市的產品多為「單次檢測」,即一次採樣(如:鼻腔拭子)僅能進行一次單一病原體的檢測。不過,對業界而言,能「以單一樣本進行多元檢測」一直是大家的夢想。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