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追尋宋非我、簡國賢:一九四六年臺灣新劇《壁》
封面簡介
一九四六年六月九日,聖烽演劇研究會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辦第一次作品發表會。領頭的是獨幕劇《壁》和三幕劇《羅漢赴會》,由會長宋非我、劇作家簡國賢呈獻給社會大眾的舞台劇。描繪出在動盪不安的戰後局勢下,台灣物價飛漲、失業嚴重等社會問題,引起輿論的關注。由於其強烈的批判色彩,很快地引起執政當局的關切,導致舞台劇緊急中止再演,聖烽演劇研究會也形同解散。然而,隨著後續情勢的發展,相關人士也即將面對國家機器更全面的壓迫。本期透過作者的抽絲剝繭,一步步發掘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歲月中,一群台灣文化界人士所走過的足跡。
追尋宋非我、簡國賢:一九四六年臺灣新劇《壁》
封面簡介
一九四六年六月九日,聖烽演劇研究會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辦第一次作品發表會。領頭的是獨幕劇《壁》和三幕劇《羅漢赴會》,由會長宋非我、劇作家簡國賢呈獻給社會大眾的舞台劇。描繪出在動盪不安的戰後局勢下,台灣物價飛漲、失業嚴重等社會問題,引起輿論的關注。由於其強烈的批判色彩,很快地引起執政當局的關切,導致舞台劇緊急中止再演,聖烽演劇研究會也形同解散。然而,隨著後續情勢的發展,相關人士也即將面對國家機器更全面的壓迫。本期透過作者的抽絲剝繭,一步步發掘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歲月中,一群台灣文化界人士所走過的足跡。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傳記文學」熔史學與文學於一爐,為歷史保存史料,替文學開創新路,數十年來已有輝煌的成績。傳記文學自西元 1962 年創刊,至今逾五十六年,已出刊682期(現仍繼續出版發行)。雜誌於每月一日出版,未曾間斷。現已發表傳記文字與民國史料兩萬多篇,字數逾億。本著「為史家找材料,為文學開生路」宗旨,以輕鬆雋永的文學筆法寫嚴肅的近代真人真事,為國家存信史,為名人留偉績。主要內容包括自傳、評傳、年譜、回憶錄、名人日記、重要手蹟、珍貴史料、史事研究等,是中國現代史最豐富的寶庫,是海內外史學界公認的「民國史長城」。
傳記文學是我國學術界公認最缺乏而最不發達的一門學問。《傳記文學》雜誌的創刊,就是希望以持續不斷的努力,來開墾與耕耘這塊表面荒蕪而蘊藏豐富的園地。
「傳記文學」在台灣學術界與國史館、黨史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等量齊觀,鼎足而四,素有「野史館」之稱。無論對大陸、對台灣而言,「傳記文學」均可謂「以一人而敵一國」。為了發掘更多的傳記文學寶藏,也為了滿足廣大讀者對傳記文學書籍的渴求,我們在期刊以外,另外編印「傳記文學叢書」,為《傳記文學》雜誌的結晶,也可以說是發行較久的期刊必然產生的一種副產品,將隨雜誌的發行而陸續編印。
「傳記文學」熔史學與文學於一爐,為歷史保存史料,替文學開創新路,數十年來已有輝煌的成績。傳記文學自西元 1962 年創刊,至今逾五十六年,已出刊682期(現仍繼續出版發行)。雜誌於每月一日出版,未曾間斷。現已發表傳記文字與民國史料兩萬多篇,字數逾億。本著「為史家找材料,為文學開生路」宗旨,以輕鬆雋永的文學筆法寫嚴肅的近代真人真事,為國家存信史,為名人留偉績。主要內容包括自傳、評傳、年譜、回憶錄、名人日記、重要手蹟、珍貴史料、史事研究等,是中國現代史最豐富的寶庫,是海內外史學界公認的「民國史長城」。
傳記文學是我國學術界公認最缺乏而最不發達的一門學問。《傳記文學》雜誌的創刊,就是希望以持續不斷的努力,來開墾與耕耘這塊表面荒蕪而蘊藏豐富的園地。
「傳記文學」在台灣學術界與國史館、黨史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等量齊觀,鼎足而四,素有「野史館」之稱。無論對大陸、對台灣而言,「傳記文學」均可謂「以一人而敵一國」。為了發掘更多的傳記文學寶藏,也為了滿足廣大讀者對傳記文學書籍的渴求,我們在期刊以外,另外編印「傳記文學叢書」,為《傳記文學》雜誌的結晶,也可以說是發行較久的期刊必然產生的一種副產品,將隨雜誌的發行而陸續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