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臺北藝術中心開幕了!曾成德教授與原點出版社推出《譫狂紐約》中文版,代誌上個月登《錯過柯布!還能不遇到庫哈斯嗎?》一文,細述這段定位直追首版原書的艱辛出版始末。本期特邀OMA台灣總監林家如建築師撰《北藝DNA和DNY的對話》談Rem如何在1978年出版《譫狂紐約》並在2008年OMA團隊開始準備北藝的競圖時,將當年的想像在現實世界中修正調整重新整合落實,讓臺北藝術可閱讀、觀劇甚或遊走北藝刻意安排的後台動線,體驗近半世紀前的虛擬文字、圖片如何幻化為真實夢境,書、劇場都值得你親近咀嚼再三。
廖偉立建築師《草圖——看見建築的一種方式XIII》以捷行國際家居博物館手稿、文字敘述企圖透過宇宙運行的法則與「人體宇宙」的活動以建構微型的「建築宇宙」,讀者可透過手稿、文字探索廖建築師的小宇宙運行。
魚夫《還我風華的愛國婦人會會館》敘述日本愛國婦人會的緣起及曾有的事功,目前在台灣僅留臺南、高雄兩座實體建築遺留下來。且各有風華,在修復後彌足珍貴。
建築人魏廷羽《相由心生——急水溪畔的李氏三進古厝》佔地寬廣格局恢弘,建於1930年代,近百年歲月仍保有原構風貌,但農村產業沒落居住人口稀少。維護整理不易,適時的紀錄測繪時屬必要。
放築塾七月底桃園、新竹行腳,賴宥凱建築師既多位學員整理圖文分享,甚且與鹿港文武廟、臺南吳園、日本名古屋美術館互相比對,非常值得閱讀欣賞。
專技建築師考試20年間設計、敷地計40題,文圖出現廟宇、傳建合計13題,佔比超過三成,比例頗高(110敷地題目東側有大廟,但文字未提及),高考20年間設計20題,出現廟宇、傳建者2題,佔比1/10,可見命題者對專技建築師在社會文化脈絡紋理的要求高,而在公務高考則比較著重在法令實務的要求,本期特撰《脈絡式思考——如何面對有脈絡的廟宇、傳建之設計、敷地考試》分期刊出。
臺北藝術中心開幕了!曾成德教授與原點出版社推出《譫狂紐約》中文版,代誌上個月登《錯過柯布!還能不遇到庫哈斯嗎?》一文,細述這段定位直追首版原書的艱辛出版始末。本期特邀OMA台灣總監林家如建築師撰《北藝DNA和DNY的對話》談Rem如何在1978年出版《譫狂紐約》並在2008年OMA團隊開始準備北藝的競圖時,將當年的想像在現實世界中修正調整重新整合落實,讓臺北藝術可閱讀、觀劇甚或遊走北藝刻意安排的後台動線,體驗近半世紀前的虛擬文字、圖片如何幻化為真實夢境,書、劇場都值得你親近咀嚼再三。
廖偉立建築師《草圖——看見建築的一種方式XIII》以捷行國際家居博物館手稿、文字敘述企圖透過宇宙運行的法則與「人體宇宙」的活動以建構微型的「建築宇宙」,讀者可透過手稿、文字探索廖建築師的小宇宙運行。
魚夫《還我風華的愛國婦人會會館》敘述日本愛國婦人會的緣起及曾有的事功,目前在台灣僅留臺南、高雄兩座實體建築遺留下來。且各有風華,在修復後彌足珍貴。
建築人魏廷羽《相由心生——急水溪畔的李氏三進古厝》佔地寬廣格局恢弘,建於1930年代,近百年歲月仍保有原構風貌,但農村產業沒落居住人口稀少。維護整理不易,適時的紀錄測繪時屬必要。
放築塾七月底桃園、新竹行腳,賴宥凱建築師既多位學員整理圖文分享,甚且與鹿港文武廟、臺南吳園、日本名古屋美術館互相比對,非常值得閱讀欣賞。
專技建築師考試20年間設計、敷地計40題,文圖出現廟宇、傳建合計13題,佔比超過三成,比例頗高(110敷地題目東側有大廟,但文字未提及),高考20年間設計20題,出現廟宇、傳建者2題,佔比1/10,可見命題者對專技建築師在社會文化脈絡紋理的要求高,而在公務高考則比較著重在法令實務的要求,本期特撰《脈絡式思考——如何面對有脈絡的廟宇、傳建之設計、敷地考試》分期刊出。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FUNmatter 放築塾代誌
輕鬆學習建築。
思考、觀察、想像。
台灣正在一個轉折點上,這趨勢已進行了一段時日,你我他都不免在這段歷史的轉折洪流中浮沉、打轉,可以說我們正在寫歷史-用生命、生活在寫歷史! 既然參與了,是否我們能更積極的在洪流中多激起一些浪花,或許能多少扭轉或引導台灣走向較長久的治平之路!
因著網路及婉君,訊息的溝通異於往日的頻繁及快速,但人們對生活步調的渴望卻日益希望能緩下來過日子,這也就是為何各地民宿、旅遊景點等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將出來的最大原因了!
因此社會、文化關注的焦點不應再聚焦於金字塔頂端的菁英階層,而應該更關注基底的養成及「輕熟」的哺育與餵養,從自己腳旁、身邊關切起,因為就熟悉的領域提出針砭,可能較能切中病因或病根吧!
目前台灣建築相關的雜誌,不論是建築師雜誌、台灣建築雜誌,空間雜誌、室內、……,或已停刊的DIALOGUE,都是建築師或系所老師等的發表園地,各系所學生雖可能辦有系刊或畢業專刊,但大抵皆只在自己的小圈子中流傳,學生在成長的歲月中缺少能互動、學習、整合的平台。雖說目前臉書等網路視訊多如過江之鯽,但能深思且方便收藏咀嚼者又付之闕如!
回想當年求學歲月利用南返,刻意與同學遠赴台南成大、台中東海,課暇趕赴中壢中原等旁聽各校評圖。且曾至逢甲參加六校聯誼(至於淡江則曾因學生黨部訓練活動去住了幾天!),這些異校的經驗,都豐富了我的成長歷練與記憶!
放築塾代誌著眼草根性、多元性,在台灣風起雲湧的年代,我們不想缺席。以建築人曾受的訓練、磨勵,矢志讓生活成為有趣的,成為一種心智活動,也成為志節!我們期待有雷同共識者的參與,一起努力;作伙打拼一片天!
FUNmatter 放築塾代誌
輕鬆學習建築。
思考、觀察、想像。
台灣正在一個轉折點上,這趨勢已進行了一段時日,你我他都不免在這段歷史的轉折洪流中浮沉、打轉,可以說我們正在寫歷史-用生命、生活在寫歷史! 既然參與了,是否我們能更積極的在洪流中多激起一些浪花,或許能多少扭轉或引導台灣走向較長久的治平之路!
因著網路及婉君,訊息的溝通異於往日的頻繁及快速,但人們對生活步調的渴望卻日益希望能緩下來過日子,這也就是為何各地民宿、旅遊景點等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將出來的最大原因了!
因此社會、文化關注的焦點不應再聚焦於金字塔頂端的菁英階層,而應該更關注基底的養成及「輕熟」的哺育與餵養,從自己腳旁、身邊關切起,因為就熟悉的領域提出針砭,可能較能切中病因或病根吧!
目前台灣建築相關的雜誌,不論是建築師雜誌、台灣建築雜誌,空間雜誌、室內、……,或已停刊的DIALOGUE,都是建築師或系所老師等的發表園地,各系所學生雖可能辦有系刊或畢業專刊,但大抵皆只在自己的小圈子中流傳,學生在成長的歲月中缺少能互動、學習、整合的平台。雖說目前臉書等網路視訊多如過江之鯽,但能深思且方便收藏咀嚼者又付之闕如!
回想當年求學歲月利用南返,刻意與同學遠赴台南成大、台中東海,課暇趕赴中壢中原等旁聽各校評圖。且曾至逢甲參加六校聯誼(至於淡江則曾因學生黨部訓練活動去住了幾天!),這些異校的經驗,都豐富了我的成長歷練與記憶!
放築塾代誌著眼草根性、多元性,在台灣風起雲湧的年代,我們不想缺席。以建築人曾受的訓練、磨勵,矢志讓生活成為有趣的,成為一種心智活動,也成為志節!我們期待有雷同共識者的參與,一起努力;作伙打拼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