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與輔導月刊 [第441期]

點閱:1

其他題名:諮商與輔導

作者:本刊編輯委員會編輯

出版年:2022.09

出版社:天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68

本期內容簡介

家庭與學校—生命教育應該受到重視

家庭也好、學校也好,培養了解生命的重要性的孩子是當前不能忽視的課題。「生命教育」近年來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項目之一。這是值得肯定的。

生命教育的目的有三:1.要讓學生感覺自己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2.要認識「生命」的重要性是普遍的,要有關心他人的心。3.要保護維持生命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達成這些目的可以期待產生下列現象:1.對於自己的存在有信心,無條件接納生存的事實,2.承認他人與自己一樣有重要的「生命」的存在,3.重視一切生命的存在,保護自然環境,形成更好的社會環境。

生命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培養自尊感情(Self–Esteem),自尊感情有基本的自尊感情與社會的自尊感情。基本的自尊感情是不與他人比較,接納自己的感情;社會的自尊感情是與他人的競爭或勝負而勝時高、負時低的相對的評價之感情。

生命教育不僅是身體的生與死,精神的、社會的生與死也要放在視野。身體雖然活,社會面卻是死的情形也有。孩子們從日常的經驗直接去把握生與死的意義,生與死兩個概念不是各個分離的把握,而是從密切關聯的關聯性去探討。因此,如果根據邏輯操作去探討死亡的形式上的意義無法得到孩子們對於死亡的了解的整體的觀點。關於孩子們所把握的生與死的意義,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孩子們的生與死的意義與其說是形式上的理論的知識,毋寧說是根據經驗的具體化的意義。國外的研究已經有六、七歲的兒童能了解死亡的不可避免性之結果。家庭的生命教育,有的以電影為媒介,有的以圖書為媒介,已經有具體的實踐報告可以供參考。

學校的生命教育在先進國家已行之有年。以日本為例,生命教育從「尊重生命」、「自我肯定感」、「積極的生活態度」三個觀點去把握「生命」,強調生命教育是交給新進教師的重要課題之一。生命教育是給教師的現代課題,環繞兒童的社會有許多失去生命尊嚴的事件,因此,對於「生命」的思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生命的把握有三:一為「尊重生命」,有限的生命、繼承的生命;二為「自我肯定感」,自我肯定感可以讓生命發光。三為「積極的生活態度」,自己要如何生,遇到困難要如何面對,每天的生活中如何與人關聯的積極的心態。

許多書籍是加強生命教育最好的泉源。譬如「生命的原動力」提示的有「絕望是起點、希望是強有力的信念、欲望產生希望、認為『可能』所以成為可能、夢是對於未來的熱烈的期待、行為從夢開始、果斷力與柔軟性、跌倒不能白白站起來、讓正向思考成為習慣、一定可以找到突破口、不順暢的時候不做決斷」,這是義大利著名的社會學家法蘭傑斯科.阿魯佩羅尼(F r a n c e s c o Alberoni)所寫的「生存就是要有希望」的一章的綱要,依次有「從藝術得到豐富的力量、希望從精神的深處湧出、從『我』到『我們』、為了將來,現在要做什麼?支撐心的、充份發揮自己的力量、」所謂「開卷有益」,閱讀有關書籍後一起討論是很好的管道。生命教育由讀書心得的討論進入也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

「生命教育」是從幼稚園到大學都應該重視的課題,在國內已經成為教育的焦點之一,無論是家長、教師都應該定下心,積極去探討這個重要的課題。
雜誌簡介
 
「諮商與輔導」月刊是一份專業性的刊物,創刊的旨趣,就是要提升輔導工作的內涵,我們渴望從事輔導工作的同仁以及關心輔導工作的各界人士,能夠共同參與。
 
適合閱讀對象:學校、企業機構、社會輔導機構、醫療機構、感化機構的輔導人員,相關研究所學生以及任何對輔導有興趣的讀者。
  • 輔導線上 家庭與學校—生命教育應該受到重視
  • 幽默技術 兩個頭
  • 心靈之窗 嘗試
  • 正向思考 真正的成功者是能夠戰勝自己的人
  • 人生的結論 成人世界的自由度
  • 心理治療 沐浴朝陽
  • 醫療諮商新天地 從「前進天堂」電影談家庭喪親悲傷輔導
  • 禪語 無
  • 心理評估 高齡者團體諮商的內涵評估與實施方式之探討
  • 意義治療 男性愛滋病毒感染者死亡態度之研究(下)
  • 幸福感生活 幸福有衡量標準嗎?以尼采《道德的譜系》延伸思考之(三)
  • 愛的真諦 那一份永遠藏在我心中的錐心之痛
  • 輔導走偏了 他山之石,何以攻錯?從美國輔導與諮商專業競合史看台灣校園輔導人員培育
  • 樂在輔導 輔導過程的困境與可行之道
  • 生命詩情園地 無欲則剛—向《諮商與輔導月刊》主編劉焜輝教授致最敬意
  • 新境界 動「仁」心弦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