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 [第217期]:長線思維 放大格局, 以終為始的決策原則

點閱:7

作者:經理人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2.12

出版社:巨思文化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56

附註: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Back to Basics

或許很多讀者不知道,《經理人月刊》從創刊到現在,編輯部都稱「封面故事」(cover story)叫「主題學習」,英文是back to basics,秉持著回歸基本面、練好基本功的精神,每個月學習一個管理知識或技能。
從2008年舉辦第一屆,到2022年,百大經理人遴選活動已邁入第15屆,主題是「永續競爭力」。在內容製作期間,back to basics這個詞讓我特別有感觸,因為隨著氣候危機愈來愈迫在眉睫,全人類都應該回歸基本面思考:如何守護我們所生存的環境?
今年9月間,《紐約時報》一篇報導〈不再是億萬富翁:巴塔哥尼亞創辦人捐出公司〉(Billionaire No More: Patagonia Founder Gives Away the Company)指出,休閒運動品牌巴塔哥尼亞(未上市公司)的創辦人伊方.修納(Yvon Chouinard),偕同妻子和兩名成年子女,決定轉移他們在公司的所有股份,價值約30億美元,分別捐贈給兩個新成立的組織:巴塔哥尼亞公益信託(Patagonia Purpose Trust)和非營利組織Holdfast Collective。此舉的目的在於確保公司的獨立性,打造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長期對抗氣候危機。
巴塔哥尼亞成立於1973年,是世界知名的B型企業。在公司官網上,有一封修納親筆簽名信,標題是〈現在,地球是我們唯一的股東〉(Earth is now our only shareholder)。文中寫道,在思考公司未來時,修納想過出售巴塔哥尼亞,捐出所有錢做公益,「但是我們不能確定新老闆會維持我們的價值觀,或是繼續雇用我們在全世界的團隊成員。」另一個選項是上市(going public),但「那會是怎樣的一場災難。即使抱有良善意圖的上市公司,也要承受太大的壓力創造短期獲益,犧牲掉長期的活力和責任。」
「說實話,沒有好選項了。所以我們創造自己的。」於是,巴塔哥尼亞選擇追求公益(going purpose),「我們不是要從自然攫取價值,將之轉變成給投資人的財富,我們會使用巴塔哥尼亞創造的財富,保護創造財富的來源。」
每個人經營事業的目的或宗旨(purpose)不一樣,對於肩負的責任也有不同的認定,但是就像曾任百思買(Best Buy)執行長修伯特.喬利(Hubert Joly)在《企業初心》裡提到的,「企業宗旨(用科技豐富顧客生活)不光是個口號,它成功激發出公司內部大量的創新和成長,並徹底改變我們過去習以為常的策略和經營方式⋯⋯要是當初我們將自己定為為『販賣消費型電子產品的商店』,這家公司或許早已不復存在。」永續,需要初心,更需要決心。

總編輯
齊立文
雜誌簡介
 
《經理人月刊》橫跨兩岸華人、多元媒體平台,談內部、談管理、談創造高效率的工作者、管理者、經營者,期許培養出「誠信、專業、創新、當責」的經理人。
  • Business Book Review 商管選書 中文書介|樂高第三代掌門人回顧家族百年起伏 一飛沖天後險些墜落,家族企業交棒專業經理人之路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