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主編的話
不知不覺中,受命擔任學會會刊雜誌主編工作已歷九年,共主 編了36期,受擔任主編期間三位理事長的信任(非常重要)及各屆理監 事、出版委員會委員、特約美編及學會行政、會計等同仁的大力協助 支持,給了我九年的時間,完成未間斷的編輯出版任務,更應感謝的 是各期客座主編及作者的義務性、熱情的全力投入,感謝。本期是本 人擔任主編的交接緩衝期,下期開始,由新任主編目前任教於銘傳大 學建築系的褚瑞基負責,他是一位有豐富編輯經驗的學者,曾經擔任 「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總編輯,相信在他的領導下,必能為本刊賦予 新面貌。 本期主題「從學術到政策執行的專業實踐」,是一個典型集結全 台建築系教師以跨校及跨地域方式執行的USR,並以教育部國教署推 動的「偏鄉中小學新擴建中央廚房計畫」為例,受經費及工期限時完 成的巨大壓力,執行單位成大建築系及全台建築系所組成的專業服務 團隊如何為偏鄉學校及學生付出熱情,成就偏鄉學校及學生的基本社 會待遇,且看這十幾位參與作者及計畫主持人成大建築系宋立文副教 授娓娓道來。感謝宋老師及作者們對本期的貢獻
主編的話
不知不覺中,受命擔任學會會刊雜誌主編工作已歷九年,共主 編了36期,受擔任主編期間三位理事長的信任(非常重要)及各屆理監 事、出版委員會委員、特約美編及學會行政、會計等同仁的大力協助 支持,給了我九年的時間,完成未間斷的編輯出版任務,更應感謝的 是各期客座主編及作者的義務性、熱情的全力投入,感謝。本期是本 人擔任主編的交接緩衝期,下期開始,由新任主編目前任教於銘傳大 學建築系的褚瑞基負責,他是一位有豐富編輯經驗的學者,曾經擔任 「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總編輯,相信在他的領導下,必能為本刊賦予 新面貌。 本期主題「從學術到政策執行的專業實踐」,是一個典型集結全 台建築系教師以跨校及跨地域方式執行的USR,並以教育部國教署推 動的「偏鄉中小學新擴建中央廚房計畫」為例,受經費及工期限時完 成的巨大壓力,執行單位成大建築系及全台建築系所組成的專業服務 團隊如何為偏鄉學校及學生付出熱情,成就偏鄉學校及學生的基本社 會待遇,且看這十幾位參與作者及計畫主持人成大建築系宋立文副教 授娓娓道來。感謝宋老師及作者們對本期的貢獻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有人認為台灣民眾普遍缺乏對建築品質的專注與認知,而導致了粗糙的建築景觀,又由於粗糙的建築景觀使然,建築相關的題材也似乎因此缺乏報導的誘因,縱偶有仗義執言之士,不吝使出自己的研究或觀點,也可能常常會在其他媒體的零星篇幅上落成個散兵游勇。
編輯室認為,台灣正值從傳統資本決定產業價值的概念,進化到以知識、創意為產業價值導向的轉型期,實在需要更多'建築報導'的環節,一方面專心地提供足夠 篇幅的報導空間,一方面更為優質環境意識的提昇推波助瀾。而建築相關的呈現題材是包羅萬象、精采豐富的,不論是文字或設計作品,都是提昇大眾對於空間品質 和環境意識的利器。
建築學會的會刊雜誌、網站與<建‧築‧網‧訊>正是當前台灣建築報導的一個環節,也欲積極呈現一番豐富的內容樣貌。若提升到教育層次的觀點,學會推廣學術 的宗旨背後更大的意義其實就是必須以好的建築示範負起教育社會大眾的責任,尤其建築系學生更是首要的教育對象;再提昇到國際的視野,台灣建築界需要更高的 能見度與國際競爭力,而這些必定要從廣大群眾的環境意識提昇開始紮根。
我們期待以您的專業和地位為建築學子打開更寬闊視野,並增強會刊雜誌的重要性 ,也讓您的作品和姓名在標誌於會刊封面的同時,成為台灣當代建築活動 或思考的鮮明印記。
有人認為台灣民眾普遍缺乏對建築品質的專注與認知,而導致了粗糙的建築景觀,又由於粗糙的建築景觀使然,建築相關的題材也似乎因此缺乏報導的誘因,縱偶有仗義執言之士,不吝使出自己的研究或觀點,也可能常常會在其他媒體的零星篇幅上落成個散兵游勇。
編輯室認為,台灣正值從傳統資本決定產業價值的概念,進化到以知識、創意為產業價值導向的轉型期,實在需要更多'建築報導'的環節,一方面專心地提供足夠 篇幅的報導空間,一方面更為優質環境意識的提昇推波助瀾。而建築相關的呈現題材是包羅萬象、精采豐富的,不論是文字或設計作品,都是提昇大眾對於空間品質 和環境意識的利器。
建築學會的會刊雜誌、網站與<建‧築‧網‧訊>正是當前台灣建築報導的一個環節,也欲積極呈現一番豐富的內容樣貌。若提升到教育層次的觀點,學會推廣學術 的宗旨背後更大的意義其實就是必須以好的建築示範負起教育社會大眾的責任,尤其建築系學生更是首要的教育對象;再提昇到國際的視野,台灣建築界需要更高的 能見度與國際競爭力,而這些必定要從廣大群眾的環境意識提昇開始紮根。
我們期待以您的專業和地位為建築學子打開更寬闊視野,並增強會刊雜誌的重要性 ,也讓您的作品和姓名在標誌於會刊封面的同時,成為台灣當代建築活動 或思考的鮮明印記。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