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與輔導月刊 [第444期]

點閱:7

其他題名:諮商與輔導

作者:本刊編輯委員會編輯

出版年:2022.12

出版社:天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72

本期內容簡介

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上超個人的觀點
一九六○年代超個人心理學在美國西海岸誕生,迄今在我國仍然很陌生。所謂超個人(Transpersonal)的體驗就是認同或自己的感覺超越自己的感覺或個人的東西而擴大,成為人類、生命本身含有更廣泛的層面之體驗。超個人心理學及對於這種超個人的經驗及有關的各種現象做心理學的研究。

「超個人心理治療是以整合身體方面、情緒方面、認知方面以及精神層面為目的的治癒的方法」(Vaughan, F.)超個人心理治療是包括精神分析或存在心理學的西歐心理學的傳統與世界永遠的哲學為了治癒與成長的方法。」

超個人心理學的特徵如下:
1. 把人的存在視為整體的(holistic)存在。尤其重視精神的或心靈的層面。
2. 不只是西歐發展的現代心理學,古今中外的靈性傳統都當做重要的資源。
3. 積極承認認同或自己的感覺會擴大為宇宙大的神秘的體驗之超個人體驗的價值。
這三點是超個人心理學最大的特徵。一言以蔽之,就是過去心理學的範疇認為不合理而除外的人的存在之精神層面也整合的心理學,可以說整合現代心理學與古今東西方的靈性的傳統智慧之成果。

這種心理學的產生源流之一就是對於人性心理學的批判性之克服。超個人心理學的提倡者之一馬斯洛是人性心理學產生之父。批判行為主義心理學或精神分析的片面性之馬斯洛投入研究對於人更肯定之層面的心理學「自我實現的人」,產生人性心理學。馬斯洛最後到達「如果要撤底追求人的成長之極限會如何」的問題。他觸及東方宗教或薩滿教之後逐漸把問題中心從「自我實現」轉移到「自我超越」。他在一九六八年所撰寫的「朝向存在心理學」說:「第四心理學是超個人的心理學,是超越人性或認同、自我實現的心理學。是把中心放在宇宙的心理學」。因此,不能限於「自我實現」的架搆而需要超個人心理學的架構。

除此之外,從一九六○年代到七○年代美國西海岸所展開的「人類潛能解放運動」的影響也是不能忽視的。
超個人心理治療的觀點有下列幾點:
1. 人的本性是心靈的,因此,超個人心理治療把現代心理學與世界古來的靈性傳統雙方用在心理治療上。2.意識是多層次的。站在不同的意識狀態或意識水準會呈現不同的狀態。3.人有探究心靈的衝動,人最深奧的需求有心靈的需求神聖的衝動。4.觸及更深層的智慧的源泉是可能的。5.心靈衝動之表明本身是有價值的。6.變性意識狀態是超個人的體驗之一,可以幫助痊癒或成長。7.人生充滿意義。超個人的立場把世界本來就存在的意義顯現出來,以增進健康。8.治療者超個人的背景決定對於當事人的觀點。不是把當事人做診斷與治療的對象,而是視為與自己相同的心靈之路的探求者、同行者。治療者這種態度才能使當事人實現其心靈的可能性。
雜誌簡介
 
「諮商與輔導」月刊是一份專業性的刊物,創刊的旨趣,就是要提升輔導工作的內涵,我們渴望從事輔導工作的同仁以及關心輔導工作的各界人士,能夠共同參與。
 
適合閱讀對象:學校、企業機構、社會輔導機構、醫療機構、感化機構的輔導人員,相關研究所學生以及任何對輔導有興趣的讀者。
  • 輔導線上 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上超個人的觀點
  • 主編的話 「諮商與輔導」—過去、現在、未來
  • 憂鬱信號 有被敲背部的感覺
  • 臨床心理學 羅吉斯的想法和作法
  • 臨床心理學家 卡納(Leo Kanner, 1894~1981)
  • 心理治療 社區心理學
  • 主編側寫 追求知識要近於瘋狂
  • 諮商辭典 個別individual/團體group諮商
  • 醫療諮商新天地 乳癌復發病友幸福心動力工作坊
  • 心理評估 諮商心理師的實習機構為何不需要評鑑?實習機構的隱藏資源 VS. 實習生的無奈困境
  • 快問快答 主編快問快答
  • 幸福專欄 幸福教育的如何可能?一個幸福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二)
  • 壓力教室 麻將是壓力「培養器」
  • 愛的真諦 悲歡離苦的人生
  • 諮商心 互相依賴要從健全的人際關係開始
  • 輔導走偏了 從敘述性反思倡議重返「教育」作為學校輔導的專業認同
  • 生命詩情園地 始終如一~別了讀者們,讓我們的心靈隨處寫詩吧!
  • 新境界 婉約之河 一生懸命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