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花 [2023年01-02月號 第101期]:[嗅熱鬧]

點閱:1

並列題名:Fleurs des lettres

作者:《字花》編輯室編輯

出版年:2023.01-02

出版社:水煮魚文化出版 春華代理發行有限公司發行

出版地:香港

格式:PDF,JPG

頁數:168

附註:雙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賣點:氣味轉瞬即逝,但也恆久。今期《字花》以「嗅熱鬧」為題,藉著一個個刺激嗅覺的故事,喚醒最深刻的記憶。眾作家、詩人以嗅覺書寫自製「普魯斯特時間」,沉浸於感官與情緒記憶那緊密而奧秘的關係。BOOK B《花字》繼續有流行人物和本土品牌的專訪,並加入台灣故事,連結兩地。

「香港人聞地理」結合香港文學作品和《字花》編輯們的自身經歷,以嗅覺書寫拼湊出港九新界地圖。
詩人及作家余婉蘭訪問創作歌手黃妍,細談她在音樂創作路程上的治療和自療。
今期封面藏有《字花》編輯室的小心思,誠邀讀者動動手,在封面尋味,摩擦生香。

內容簡介:
氣味能偷渡記憶,跨境扎根,就像自由行的中介,又像最不佔位的行李,你就不必在乎目的地,也不要執著於回來了,深呼吸,做自己的導遊。──關天林〈101層聞所未聞〉

精彩內容包括:
專題「嗅熱鬧」
• 先由《字花》編輯室跟讀者作氣味導賞,翻揭與氣味、香水相關的書藉,刺激鼻腔,後有羅貴祥深入嗅覺,探索氣味與現代化、階級和種族的千絲萬縷。同樣交織互纏的有香與香港,港香堂專訪分享做香人如何以傳承香文化,續寫香港故事。
•「香港人聞地理」結合香港文學作品和字花編輯自身經驗,以嗅覺拼湊出港九新界地圖。
•「嗅味相投」有洪曉嫻分享自身的香氛體驗,由展露到收藏,以香氣記錄成長和轉變。而談及嗅覺與回憶,更邀來麥嘉慧以科學角度剖析氣味和情緒記憶之緊密關係。
• 馬尼尼為繪畫「吸貓記」,吹送愛貓之人的趣味。
• 張婉雯、譚劍、陳栢青書寫各種或令人皺眉的氣味,道出背後的愛恨和欲望。

專欄及起格
• 三位居台女作家,游靜、曹疏影、梁莉姿繼續帶來各異其趣的專欄。梁莉姿在今期的「大商場」遊走到〈些分易叻焚〉,從身在「小七」的現況,回憶那些在「7仔」的日子。
• 起格有勞緯洛等一眾作家及新人發表詩作和小說。
• 解像收錄以也斯〈灣仔的鬼魂〉為例,探討現代城市和歷史「鬼魂化」的評論,亦有嚴瀚欽的《碎與拍打之間》和鍾國強讀胡惠文的《如是跋涉》的詩評。

《花字》
• 跨界專欄倚音邀來詩人洛楓,與音樂家馮晟睎和畫家高立擦出新火花。
• 土尋香訪問陳湘記書局,了解留下來的家族書業,延續三代的那份情懷與堅持。
• 漫畫家黃照達和「日安焦慮」(丁柏晏)分別以「窗外 天空每朵白雲」和「上班時間」為題繪畫五格漫畫,意在言外,引人深思。
• 訪問2021金馬獎最佳導演羅卓瑤,由回顧學生時代的舊作,談到電影之於自身的意義。
• 李慧筠、許雅舒、沐羽談大熱動畫《鏈鋸人》,細味作品中那脆弱的日常、殘酷的青春,在二次元中看自身倒影。

• 更多精彩內容包括:陳嘉銘寫台港改編歌、謝傲霜談台灣單車文化、何阿嵐談泰國導演安諾釵舒域察歌邦……

「我的作品不再是宣揚正能量,而是和大家一同面對疼痛。無論世界變成怎樣,人是最重要的,人和人相處是建構這世界的一環。最重要是面對時,身邊的人扶著你行過。那種力量最大,你不需要害怕。」——穿越異世的廢墟 我報之以歌——訪黃妍
雜誌簡介
 
香港文學如何可以在更良好的土壤上開出更出人意表、令人不敢逼視又難以漠視的花朵,數十年來無數關懷文學的人均念茲在茲。2006年,《字花》正式誕生,並致力以更張揚鮮明而大規模的方式去建設香港文學——是的,我們年輕而且微小,卻抱持重要、真切而且合理的願望。《字花》的編輯及設計人員,均是出生於七十年代末,未滿三十的年輕人。在組成《字花》之前,我們都只是零散的散兵游勇。而我們願意結集在一起,其原因有二:一,在創作及學習文學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讓自身得以呼吸生長的空間,並收穫了豐盈幽微莫可名狀的樂趣,這樂趣甚至維持多年而不見褪減——是以我們企望,其他人也可以在文學中體味到類似——或迥然不同——的樂趣。同時,我們也發現這社會比以前更需要文學,因為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平板虛偽、似是而非、自我重複的話語滲入無數人的生命,同時香港社會的隔膜與割裂愈來愈大,各種無形宰制日趨精微而無所不在。而文學,正是追求反叛與省察、創意與對話的複雜的溝通過程,我們的社會需要文學的介入。
 
與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目標吻合:《字花》將是一本高質素的綜合性雜誌,我們將竭力以自身所知所學所感所能,將高水準的作品呈現於讀者眼前。我們相信,創作應該是多元的美麗,評論應該是尖銳的交流,設計風格不是外在的末節而是表達態度的核心之一——三者聚合一起,連綿地碰撞我們自身與社會及時代的局限。《字花》力圖打破各種局限,如果年輕是代表勇於嘗試和更新,我們願意宣稱自己是年輕的;然而惟望各位相信,年輕不等於幼稚,活潑不等於輕率。高質素的文學雜誌不等於某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拒人千里,始終希望以跳脫活潑的形象,與讀者及作者一同向未知的世界伸手、探入。我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我們與我城的人一樣,在城市中浮游:思考、行街、唱k、論辯、運動、購物、抗議、設計微小的裝置以觸發自我的流動。你可以想像幾乎已經不年輕的年輕人,以非常嚴謹的要求為基礎,去表現恣肆的活潑嗎?其實,這樣弔詭的文學工作者在歷史上不可勝數,是他們的弔詭,繪出了文學的豐富。因此,《字花》是具有野心的:我們會以自身的最大能量去推動幫助我們成長的文學藝術之發展,立足於我們成長的城市和時代,主動尋求兩岸三地的思想和作品交流,面向具體地多元變易的全球世界,指劃一個更具能量的未來。《字花》更將盡力照顧本土出版事業,關注發行與推廣;因為,對本來與文學並不親密的陌生人,我們將會花最多心力,以試圖拉著他們的手。
 
《字花》知道這些目標之巨大與我們力量之微小。然而,《字花》知道,《字花》並不是在一無所有的貧土上成長。因為我們心中所想的,恰如許多先於我們站出來建設文學的先行者。在這個意義上,《字花》從不孤獨,而且相信連結——各位的支持,《字花》銘感於心。《字花》輕快地笑著,說:我們會做得比你們所想的更加多,我們並不止於你所看見的樣子。《字花》是一個「不可能」的嘗試,但正是因為我們實際地考察各種具體的需要,才會要求看來不可能的東西。我們的努力,終會在無邊際的天空裡,造成持久的爆炸。一切已經開始。
  • 啟首語/關天林
  • 短毒 (二)必經之路/游靜
  • 香港偏偏見 北寄貝,老銅/曹疏影
  • 大商場 些分易叻焚/梁莉姿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