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 [第219期]:打造雇主品牌

點閱:2

作者:經理人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3.02

出版社:巨思文化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畫一張員工旅程圖

在暢銷書《人類大歷史》裡,作者哈拉瑞用寶獅汽車(Peugeot)的故事,說明人類究竟是以哪些標準,證明一家公司確實存在?他逐一檢視:產品(車)全變廢鐵回收,可以再造;工廠、機器、展示大廳、技工、會計師和祕書全消失,可以再建再招,當然包括員工在內;「就算解散經營團隊,股東售出所有股票,公司本身依然存在。」
說來諷刺,人們每天出門去上班的地方,竟然無法用實體人事物的有無,證明其存廢,反而要透過法律規範,宣告其解散。「寶獅公司只是我們的一個集體想像,這種想像在法律上稱為法律擬制(legal fiction)。」哈拉瑞想說的是,有限責任公司的概念背後,是人類的巧妙發明和超凡能力,「它不是一個實體物件,我們沒辦法明確指著它」,但是所有利害關係人都認可,公司以一種合法個體(legal entity)的方式存在。
哈拉瑞寫道,這種想像中的虛構實體,「說穿了,就是講故事,再說服聽眾相信這些故事。」
寶獅汽車成立於19世紀,時至今日,有限責任公司不但早已是行之有年的社會建構,而且借用心理學者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公司更是成為了無數人寄託與追求「生理需求、安全感、愛與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等需求的場域。
時序進入21世紀,人和組織的關係,往往隨著景氣循環,呈現出不同的供需曲線:經濟好,公司大舉徵才、甚至終身雇用;經濟不好,公司會大裁員、甚至要你當場走人。這都是以組織或機構為中心的思維:公司需要或不需要人。
但是如果把思考角度轉成以員工為中心呢?倒不是說,就業市場已經完全進入賣方市場(就業機會供過於求),而是長遠來看,企業人才策略勢必得嚴肅面對「人會跑、人變少、人很挑」的現實。當然人才的流動機會和選擇變多、人力供給變少、人的工作動機和誘因也變得多元,企業恐怕在財務表現和品牌形象之外,還必須透過更完善的制度,述說更打動人的故事,來找到對的人、好的人,搭上企業列車。
顧客至上向來是經營的黃金準則,為了精準行銷,公司費心建構品牌,仔細勾勒顧客旅程,每個接觸點都要減少痛點、增加爽點。那麼,為了有人把顧客旅程執行得更好,是不是也該畫出一張員工旅程圖(employee journey),從招募、到職、融入、在職培訓、獎勵、發展、成長、留才,甚至到離職,乃至於建立校友會網絡,在員工與組織的每個接觸點上,盡可能滿足所需,降低不滿。
當你不是只想「找到人」,還想「找到好人才」,記得哈拉瑞的提醒,「難的點不在於講故事,而在於要讓人相信。」好人才很挑,而且大家搶著要。

總編輯
齊立文
雜誌簡介
 
《經理人月刊》橫跨兩岸華人、多元媒體平台,談內部、談管理、談創造高效率的工作者、管理者、經營者,期許培養出「誠信、專業、創新、當責」的經理人。
  • Diagram 管理圖解 淤泥效應(sludge)| 掃除隱身組織流程的污泥,行動無阻礙工作自然順暢
  • MBA@Office 辦公室商學院 名師一堂課|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暨商學所特聘教授 戚樹誠 生活中處處是談判,但人生不能只有輸贏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