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今藝術&投資 [第365期]:以生態為路徑

點閱:2

其他題名:ARTCO Art & Collection

作者:典藏雜誌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3.02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04

附註:原刊名﹕典藏藝術雜誌﹐發行至第90期(民89年3月)止﹔自第91期(民89年4月)起﹐衍成﹕典藏今藝術 原刊名: 典藏今藝術, 自2018年4月起與《典藏投資》合併, 起始期數為307(201804)

本期內容簡介

以生態為路徑  永續.女性主義.環境人文
------

對於必然產生某種「消耗」的藝術創作來說,藝術界又是如何回應永續的議題呢?就此,我們邀請了長期關注藝術與生態關係的策展人吳虹霏擔任此次專題的客座企劃,與我們分享其所觀察的近期發展與研究踏查,同時導引出近來結合女性研究與環境人文學科的「女性主義環境人文」(Feminisms and Environmental Humanities);該觀點主張女性主義除了注入反殖民、反種族歧視、酷兒與廢疾的視角看待正義,更能包容欲求、內在矛盾與差異。其最主要的倡議者為文化歷史學者珍妮弗.梅.漢密爾頓(Jennifer Mae Hamilton)與阿絲特莉達.奈曼尼斯(Astrida Neimanis),我們也獲得兩位作者的授權,編譯刊登其重要篇章〈五欲望、五訴求〉。在案例分享上,我們則選擇了誕生於山林間的蓋爾迪納雙年展(Gherdëina Biennale),試圖結合科學與藝術、研究與展覽均聚焦於海洋的「海洋空間」(TBA21-Academy Ocean Space),以及藝術家林安琪與陳政道的創作實踐。最後,當環境永續成為創作的思考起源時,它又如何影響我們的創作美學與觀看?曾以永續設計中的審美經驗為主題研究的陳奕如老師的專文,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更寬廣的解答!(文/朱貽安;企劃/吳虹霏、朱貽安)
雜誌簡介
 
原刊名:典藏今藝術,自2018年4月起與《典藏投資》合併,起始期數為307(201804)。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從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藝術市場……等等,都是持續關注的重 要項目。在選樣上,國內藝術生態是我們的終極關懷,由此推衍至華人藝術及國際藝壇的宏觀視野與觀察,也成為實質上呈現的多元面貌,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提供 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也希望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藝術世界的橋樑。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橡樹的餽贈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古都貴公子畫家─湯川臺平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雕塑─機器及其複雜表裡 喬丹.沃爾夫森的創作與自白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以採集為技術 劉時棟新作個展「幽玄如隱」
  • ART FAIR 藝博會直擊 創建藝術市場新版圖:專訪藝博會新品牌「STAART亞洲插畫藝術博覽會」推手承億酒店總經理戴淑玲與策人顏寧志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書畫藝術在當代:新譯、再造與提問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