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與輔導月刊 [第449期]

點閱:1

其他題名:諮商與輔導

作者:台灣圓融幸福促進協會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3.05

出版社:鉅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發行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52

本期內容簡介

「破碎的心如何修復?探索心理創傷的軌跡」

慧可法師:「我的心不安寧,請祖師為我安心。」
達摩祖師:「把心拿來,我替你安你的心。」
慧可法師:「但是,找不到我的心。」
達摩祖師:「那,我已經將你的心安好了。」
這一則禪宗祖師問答對話故事,諮商的是人心不安、如何安心;「覓心卻不可得」的諮商對話中,蹦出與人對談竟能無意間讓人瞬間轉念、心靈開悟的力量。古往今來人類生命經典對話諮商故事,許多如同現代科學心理學的諮商輔導學門,藉由心理諮商對話,探索一個人心不安寧躁動不安,探索轉化心理創傷的軌跡;讓心安理得的心理諮商療癒學,成了可複製的心理創傷療癒科學。

心理諮商室裡,如上述禪宗對話諮商案例,見證破碎不安的心可能瞬間變安心。陪伴破碎的心,透過諮商對話,從不安心走向安心的過程,找尋導向靈光乍現「啊哈」一瞬間的了然於心,安好內心的契機。尤其陪伴身陷逆境而心被粉碎之人,大多不認為有療癒或好轉的可能性。遠古至今的許多生命故事,有時給出令人頓時開悟的心念;有時僅是透過簡易對話諮商,就能將人心蘊含深奧無比的大智慧開展出來。複製這樣修復破碎心、令人開悟的心理諮商方法,可能與現代心理學中諮商服務輔導與心理治療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處。

透過人與人心理對話與諮商,可能安慰著同病相憐的破碎心,而安住其心;也可能探索理解著心理創傷的軌跡,而讓心痛與心苦脫鉤。可能走的是修復破碎的心,也可能陪其練習安在破碎之心的各種方法;更可能透過對話諮商歷程,發掘出超乎想像的創傷逆勢成長蛻變契機。故不以禪宗宗派論心之改變,而以科學事證整理這些令人驚艷的心靈創傷改變軌跡,做為理解現代心理諮商與輔導學正在做的努力,請您也來試試看。希望藉此啟人人自心本性本自具足的自我療癒力。讓生命不斷被試煉破碎的心,記起老祖宗智慧傳
衍,天賦予人類本質與潛能,能在生老病死逆境中,不因被粉碎的不安之心而無語問蒼天,也能藉由諮商與輔導對話,嘗試為自己探詢修復心理創傷的心理路徑。

例如,進入心理諮商對談,孕育新生命懷胎過程,竟意外被診斷姙娠糖尿病而令母胎均陷入高危險的懷孕經歷,膽戰心驚心不安寧的母親之心,如何安住?例如,停止心跳被送到醫院之後竟又被搶救回來,這樣死而復生之人,驚魂甫定之心能否安住,死而復生經歷遺留在心中的記憶傷痕,如何安住?又例如,重大災難中被粉碎重創的心之安寧,進入心理諮商對談如何發掘安心之法?歡迎參閱諮商輔導月刊專文,想像與人諮商對話所能探尋心理無聲的力量。

身體的傷,心會記住;心裡的傷,身體也會有記憶。探索人心破碎與創傷軌跡,找尋身心靈整合的心理諮商方式,是現代諮商輔導工作嘗試開發的路徑。若您也面臨外在逆境心碎不可控時,嘗試能否諮商看見讓內心順服和平自在的心法。心安,身就安,身心安在,幸福常在。
雜誌簡介
 
「諮商與輔導」月刊是一份專業性的刊物,創刊的旨趣,就是要提升輔導工作的內涵,我們渴望從事輔導工作的同仁以及關心輔導工作的各界人士,能夠共同參與。
 
適合閱讀對象:學校、企業機構、社會輔導機構、醫療機構、感化機構的輔導人員,相關研究所學生以及任何對輔導有興趣的讀者。
  • 輔導線上 「破碎的心如何修復?探索心理創傷的軌跡」
  • 醫療諮商新天地 懷孕婦女經歷妊娠期糖尿病之意義建構調適歷程
  • 圓融幸福真語 心境、順境與逆境
  • 企業心理學 人的基本使命
  • 自殺者遺族 躍出生命之牆—談自殺者遺族的寬恕與慈悲
  • 生死靈性與全人照顧 成年ADHD患者之靈性照顧四向度應用
  • 心理學教室 如何適應人工智能時代?
  • 心理評估 男性低自我分化者(媽寶)心理評估的內涵與方式之探討
  • 全民心理國防 戰鬥與軍事行動的壓力與控制
  • 輔導走偏了 修法能否改善校園系統合作?真切需要落實「責任輔導教師制」(一)
  • 發展心理學家 艾立克遜(Milton Hyland Erickson 1901~1980)
  • 如式觀點 如果長照險也納入健保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