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走遍與穿越
5月號主題企劃「我與AI──是友?是敵?」推出後,引起極大迴響,雖然我們很清楚說明:「事實上,這個議題即使召開世界級的研討會,也肯定不會有具體、一致性的答案,因為人類已經證實AI的強大,不是人類所能比擬,而正方反方,是敵是友,實在難以縷述。」但是由於許多思考與反應紛至沓來,治絲益棼,因此,我們希望試著換一個角度,再進一步談談。
關於知識的取得與應用,人類學中有派學者被稱為「安樂椅上的人類學家」(armchair anthropology)。這派學者依靠大量閱讀文獻取得知識,他們不會直接接觸被研究者,兩者之間除了文獻,彼此是陌生、無關的,只有思辨的冰冷,沒有交流的溫暖,關係是窒息的。所以,隨著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與田野調查(field study)方法具體且大量使用,這派人類學家逐漸失去研究與論學的空間。
同樣的,AI固然可以「穿越」無比巨大的資料與時空──例如ChatGPT的能力無人懷疑,但是,卻也僅只於此──它和我們的關係是冰冷、陌生的、窒息的。
讓我們來看看耶穌是如何做的。〈馬太福音〉四章23節:「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他的名聲就傳遍了敘利亞。」
注意,耶穌是「走遍」,是與人面對面交流互動,而不是思辨上的互動而已──耶穌若與人沒有關係,就無法教訓人,無法傳福音,無法醫治病症,祂的名聲當然也無法傳遍敘利亞。
「走遍」與「穿越」之間,我想應該有一定的提醒與啟發。我們需要的應該不是「安樂椅上的牧師」,或是「安樂椅上的宣教士」。
本期主題我們啟動「319開鄉」企劃,希望以耶穌「走遍」的精神,深入台灣各地各鄉,從信仰、文化、歷史、物產等各個層面,認識台灣的鄉鎮。「走入三峽,看見美好」,是《宇宙光》雜誌五十週年更進一步的出發。我們深入三峽,以田野方式完成整個主題。包括:〈老街、藍染、茶香──造物鍾愛的三峽〉、〈漫談三峽與馬偕〉、〈一代傳奇李梅樹〉、〈信仰家族的世代芬芳〉、〈穿越古今藍染情〉、〈茶鄉,茶香──訪「天芳茶行」談茶〉以及〈小鎮好風味〉。
6月,邀請你一起啟程,踏上「319開鄉」之「走入三峽,看見美好!」
走遍與穿越
5月號主題企劃「我與AI──是友?是敵?」推出後,引起極大迴響,雖然我們很清楚說明:「事實上,這個議題即使召開世界級的研討會,也肯定不會有具體、一致性的答案,因為人類已經證實AI的強大,不是人類所能比擬,而正方反方,是敵是友,實在難以縷述。」但是由於許多思考與反應紛至沓來,治絲益棼,因此,我們希望試著換一個角度,再進一步談談。
關於知識的取得與應用,人類學中有派學者被稱為「安樂椅上的人類學家」(armchair anthropology)。這派學者依靠大量閱讀文獻取得知識,他們不會直接接觸被研究者,兩者之間除了文獻,彼此是陌生、無關的,只有思辨的冰冷,沒有交流的溫暖,關係是窒息的。所以,隨著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與田野調查(field study)方法具體且大量使用,這派人類學家逐漸失去研究與論學的空間。
同樣的,AI固然可以「穿越」無比巨大的資料與時空──例如ChatGPT的能力無人懷疑,但是,卻也僅只於此──它和我們的關係是冰冷、陌生的、窒息的。
讓我們來看看耶穌是如何做的。〈馬太福音〉四章23節:「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他的名聲就傳遍了敘利亞。」
注意,耶穌是「走遍」,是與人面對面交流互動,而不是思辨上的互動而已──耶穌若與人沒有關係,就無法教訓人,無法傳福音,無法醫治病症,祂的名聲當然也無法傳遍敘利亞。
「走遍」與「穿越」之間,我想應該有一定的提醒與啟發。我們需要的應該不是「安樂椅上的牧師」,或是「安樂椅上的宣教士」。
本期主題我們啟動「319開鄉」企劃,希望以耶穌「走遍」的精神,深入台灣各地各鄉,從信仰、文化、歷史、物產等各個層面,認識台灣的鄉鎮。「走入三峽,看見美好」,是《宇宙光》雜誌五十週年更進一步的出發。我們深入三峽,以田野方式完成整個主題。包括:〈老街、藍染、茶香──造物鍾愛的三峽〉、〈漫談三峽與馬偕〉、〈一代傳奇李梅樹〉、〈信仰家族的世代芬芳〉、〈穿越古今藍染情〉、〈茶鄉,茶香──訪「天芳茶行」談茶〉以及〈小鎮好風味〉。
6月,邀請你一起啟程,踏上「319開鄉」之「走入三峽,看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