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築塾代誌 [第96期]:深度探索--桃園中正藝文特區

點閱:1

並列題名:FUNmatter

其他題名:fun放築塾代誌

作者:陳明城總編輯

出版年:2023.06

出版社:放築塾創意行銷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64

本期內容簡介

繼代誌3、4月份登載2篇介紹桃園圖書總館的文章後,筆者與晨維、宥凱參人在桃園總圖一樓蔦屋書店對談藝文特區之前世、今生與未來,席間突然發現此特區竟是86 年專技建築師敷地考試基地,桃園總圖作為此特區最後一塊拼圖,可以看到二時多年來的發展軌跡。晨維與宥凱各自完成了他們各自的看見與整理,登在本期,眼光從室內空間、建築擴展到戶外、都市空間及都市設計的探討。

下期筆者將整理討論近30 年來的脈絡發展,桃園作為發展最迅速的新興都市,的確很值得關注。

廖偉立建築師《草圖--看見建築的一種方式:彰化林宅》,本文談他建築中的空間性、結構性、構造性、材料性等,時時對應自然環境與基地及人為活動需求,以雙重取代單一,以模糊取代純粹,以歧異取代定義,以游擊取代正規的策略等不斷探索。以彰化林宅草圖發展詮釋此一綜合性。

魚夫《彰化員林人的廚房:一市仔》從日本治台面對台灣的衛生狀況,在第四任兒玉源太郎總督麾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大力建設下逐步脫胎換骨,彰化員林消費市場自1902 年底決議興建,逐步完成下水道、簡易家屋式市場,到1911 年竣工開幕,再於1935 年興建現存的紅磚市場建築,但經近百年的變遷如今隱藏於擴張的市場之中。

建築人魏廷羽撰《台灣建築特有種--虎尾寮》,可說是延展了傳統建築的眼見,我曾在台南七股公所前看過復原的虎尾寮,也在七股國小看到建築系學生幫忙搭建的虎尾寮,都是高腳的捕魚工寮,所以不知本篇蒐羅的正是及豪華的虎尾寮,的確是非常獨特的傳統建築形式,也見證台灣的多元族群文化。
雜誌簡介
 
FUNmatter 放築塾代誌
輕鬆學習建築。
思考、觀察、想像。
 
台灣正在一個轉折點上,這趨勢已進行了一段時日,你我他都不免在這段歷史的轉折洪流中浮沉、打轉,可以說我們正在寫歷史-用生命、生活在寫歷史! 既然參與了,是否我們能更積極的在洪流中多激起一些浪花,或許能多少扭轉或引導台灣走向較長久的治平之路!
 
因著網路及婉君,訊息的溝通異於往日的頻繁及快速,但人們對生活步調的渴望卻日益希望能緩下來過日子,這也就是為何各地民宿、旅遊景點等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將出來的最大原因了!
 
因此社會、文化關注的焦點不應再聚焦於金字塔頂端的菁英階層,而應該更關注基底的養成及「輕熟」的哺育與餵養,從自己腳旁、身邊關切起,因為就熟悉的領域提出針砭,可能較能切中病因或病根吧!
 
目前台灣建築相關的雜誌,不論是建築師雜誌、台灣建築雜誌,空間雜誌、室內、……,或已停刊的DIALOGUE,都是建築師或系所老師等的發表園地,各系所學生雖可能辦有系刊或畢業專刊,但大抵皆只在自己的小圈子中流傳,學生在成長的歲月中缺少能互動、學習、整合的平台。雖說目前臉書等網路視訊多如過江之鯽,但能深思且方便收藏咀嚼者又付之闕如!
 
回想當年求學歲月利用南返,刻意與同學遠赴台南成大、台中東海,課暇趕赴中壢中原等旁聽各校評圖。且曾至逢甲參加六校聯誼(至於淡江則曾因學生黨部訓練活動去住了幾天!),這些異校的經驗,都豐富了我的成長歷練與記憶!
 
放築塾代誌著眼草根性、多元性,在台灣風起雲湧的年代,我們不想缺席。以建築人曾受的訓練、磨勵,矢志讓生活成為有趣的,成為一種心智活動,也成為志節!我們期待有雷同共識者的參與,一起努力;作伙打拼一片天!
  • 品建築 草圖⸺看見建築的一種方式:彰化林宅
  • 魚夫繪葉 彰化員林人的廚房:一市仔
  • 歷史台灣 台灣建築特有種⸺虎尾寮
  • 設敷解題 談連接、接生⸺以111年專技敷地考試為例(下)
  • 案例解析 SOGO廣島店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