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生技月刊 [第106期] [2023年6月號]:臺灣醫材CDMO豹發力

點閱:1

並列題名:Global Bio & Investment

作者:環球生技編採中心編

出版年:2023.06

出版社:環球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16

本期內容簡介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臺灣醫材CDMO “豹”發力 

疫情帶來不可逆的全球供應鏈改組,「CDMO」產業當道,
2022年全球醫材合約製造(Contract Manufacturing)市場為712億美元,
2027年將成長至1,189億美元,CAGR高達10.8%。

相較仍在樓梯響的臺灣細胞CDMO業,
低調的隱形冠軍醫材廠持續摘下國際CDMO大單,
臺灣醫材CDMO 被譽為最美的臺灣雲豹,爆發力令人窒息!

貢獻臺灣生醫產業營業額達74%的醫療器材業,
加上國內總計約2000家金屬、塑膠、電子製造業的製造基礎,
如何把握天時地利,突破傳統代工,再爆下一個世界製造業奇蹟?

【Snapshot  | 生技剪影】
近9千家廠商、800位專家/150場論壇會議共襄盛舉
BIO 2023波士頓盛大開展「臺灣代表團」破80家廠商再創新高

2023年北美生物科技大展(US BIO 2023),於美東時間6月5~8日,在波士頓盛大展開。大會今年以「Stand Up for Science」為主題,共吸引全球來自80多國、近9千家廠商參展;而本次臺灣團隊參展亦十分熱烈,除了由國科會率領20家新創公司參展外,臺北市政府、生技中心(DCB)等單位,也率團展出許多創新生物技術,並積極透過BIO的國際商機媒合機制,與全球生技公司交流。

【People | 人物】
20年臨床前動物試驗經驗 推近10款藥進臨床
轉譯科學家賴正榮 卸下Moderna光環 開啟退而不休第三人生

前莫德納(Moderna)藥理學部門副總裁賴正榮,是臺灣少數在臨床前動物試驗設計上能征慣戰的海外科學家,歷任美國生物技術公司Dicerna Pharmaceuticals(2021被諾和諾德收購)、Curis Pharmaceutical期間,推進近10款藥物進入臨床試驗。其專注藥物發現和疾病機制研究20多年,2021年被莫德納延攬。不過,一生工作都與「動物共處」的賴正榮,邁入花甲之年後決定開啟他退而不休的第三人生,近期獲聘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顧問一職,藉重他在動物實驗經驗,助力臺灣生技產業發展。
雜誌簡介

環球生技月刊以立足大中華市場,放眼世界為目標,一個專屬生技產業社群的媒體平台、一個讓生技業充分倡議發聲的管道、一個讓民眾與生技產業能有系統地溝通場域,作為一個專業的生技資訊服務平台。
  • Editor's Note | 編輯筆記 被政府拋棄的孤兒!?
  • Bio Library | 生醫知識庫 首屆「國際醫療暨高階醫材投資論壇」矽谷Amed Ventures 在臺啟動第三支創投基金鏈結臺、美醫材市場
  • People | 人物 20年臨床前動物試驗經驗 推近10款藥進臨床轉譯科學家賴正榮 卸下Moderna光環開啟退而不休第三人生
  • Company | 新銳公司 臺灣首家蛋白質降解新藥開發安宏A輪完募1千萬美元 明年進IND
  • Bio Bookshelf | 生技書房 縱慾年代 如何找到身心平衡?《多巴胺國度》從成癮科學揭示戒癮智慧
  • Appendix | 附錄 2023年5~6月上市櫃生技類股漲跌排名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