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花 [2023年07-08月號 第104期]:想像讀書會

點閱:3

並列題名:Fleurs des lettres

作者:《字花》編輯室編輯

出版年:2023.07-08

出版社:水煮魚文化出版 春華代理發行有限公司發行

出版地:香港

格式:PDF,JPG

頁數:164

附註:雙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賣點:
獨讀固然是一種選擇,但雜誌作為文學平台,我們從來都相信閱讀能建構社群。今期《字花》以專題
「想像讀書會」展示近年坊間大小讀書會,一個個小型文藝社群形成的閱讀面貌。設計團隊更特意在
封面邀請讀者打開想像的窗口,探索閱讀的無限可能。
● 邀來一眾文藝單位及作家,包括宇宙技術讀書組、鄧國騫、丁珍珍等分享辦讀書會的經驗,探
討讀書會在連結社群、推廣閱讀方面的可能性。
● 年輕作家李顥謙訪本地音樂組合per se,探索二人組合的音樂如何以鮮明而奇幻的意象,在
呈現眼前的混沌之餘,為聽眾留有希望之光。
● 跨界專欄「倚音」刊登西西遺作〈左手之思〉,加上My Little Airport 的演繹,以及高立作畫詮
釋。

內容簡介:
讀書會的一大功能,或許就是社群組織。近來,坊間出現各類大小讀書會,各有特色。籌組小型文藝
社群,會否是一個連結社群,作文藝深耕及推廣的有效實踐?從選書標準到討論策略,一個成功的讀
書會究竟如何長期維持,有何獨特訣竅?──葉梓誦〈文藝社群的多重可能〉

精彩內容包括:
專題「想像讀書會」
• 訪宇宙技術讀書組、鄧國騫、界限書店、Happy Kongner,了解不同藝文單位如何以實體讀書會、
飯局、網絡影片等形式持續試驗,養成共研共讀的社群。
• 丁珍珍談「世界動盪我們讀書」線上讀書會的經驗、李奕樵討論台灣「(IF)想像朋友寫作會」的社群
建構方式、勞緯洛從哲學的角度探問讀書會作為知識共同體的成立條件。

專欄、起格、解像
• 游靜在專欄「短毒」書寫治療之苦,梁莉姿則在「大商場」裡陳列的洗髮乳中找鄉愁味道。
• 「起格」有李維怡客席選詩,以札記留下選稿觀察。
• 「解像」收錄《搬石:飲江詩集》兩位譯者James Shea 、謝曉虹合寫的序;雙雙勾勒《鏡之孤城》的救贖路線;同時收錄第九屆「紅樓夢獎」作家對談,甘耀明、唐睿交流寫作經驗,由成長故事、歷史小說
談到生態文學乃至戰爭問題。

《花字》
• 由作家李顥謙訪本地音樂組合per se,細談新歌〈最後一個糊塗神〉的創作意念,二人也分享對自
己有啟發的電影、文學作品。
• 收錄何福仁為西西遺作《左手之思》寫的前言,帶領讀者重新閱讀、認識西西這樣的一位詩作者。

• 更多精彩內容包括:陳嘉銘談AI樂壇、謝傲霜記對台灣便利店的觀察、何阿嵐寫Ramon和Silvan
Zürcher合導的《女孩與蜘蛛》……

Sandy 補充,近年世界社會的變化亦令兩人在創作時多了戒慎:「以前太平盛世,我們造歌都不會考
慮太多,只是想寫些與K歌不同元素的作品,講生死、完結問題;現在我們卻更想面對當下的一些
dark time,在音樂裡留有光。」——〈憾裡光途,竊竊私語〉——李顥謙訪per se
雜誌簡介
 
香港文學如何可以在更良好的土壤上開出更出人意表、令人不敢逼視又難以漠視的花朵,數十年來無數關懷文學的人均念茲在茲。2006年,《字花》正式誕生,並致力以更張揚鮮明而大規模的方式去建設香港文學——是的,我們年輕而且微小,卻抱持重要、真切而且合理的願望。《字花》的編輯及設計人員,均是出生於七十年代末,未滿三十的年輕人。在組成《字花》之前,我們都只是零散的散兵游勇。而我們願意結集在一起,其原因有二:一,在創作及學習文學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讓自身得以呼吸生長的空間,並收穫了豐盈幽微莫可名狀的樂趣,這樂趣甚至維持多年而不見褪減——是以我們企望,其他人也可以在文學中體味到類似——或迥然不同——的樂趣。同時,我們也發現這社會比以前更需要文學,因為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平板虛偽、似是而非、自我重複的話語滲入無數人的生命,同時香港社會的隔膜與割裂愈來愈大,各種無形宰制日趨精微而無所不在。而文學,正是追求反叛與省察、創意與對話的複雜的溝通過程,我們的社會需要文學的介入。
 
與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目標吻合:《字花》將是一本高質素的綜合性雜誌,我們將竭力以自身所知所學所感所能,將高水準的作品呈現於讀者眼前。我們相信,創作應該是多元的美麗,評論應該是尖銳的交流,設計風格不是外在的末節而是表達態度的核心之一——三者聚合一起,連綿地碰撞我們自身與社會及時代的局限。《字花》力圖打破各種局限,如果年輕是代表勇於嘗試和更新,我們願意宣稱自己是年輕的;然而惟望各位相信,年輕不等於幼稚,活潑不等於輕率。高質素的文學雜誌不等於某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拒人千里,始終希望以跳脫活潑的形象,與讀者及作者一同向未知的世界伸手、探入。我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我們與我城的人一樣,在城市中浮游:思考、行街、唱k、論辯、運動、購物、抗議、設計微小的裝置以觸發自我的流動。你可以想像幾乎已經不年輕的年輕人,以非常嚴謹的要求為基礎,去表現恣肆的活潑嗎?其實,這樣弔詭的文學工作者在歷史上不可勝數,是他們的弔詭,繪出了文學的豐富。因此,《字花》是具有野心的:我們會以自身的最大能量去推動幫助我們成長的文學藝術之發展,立足於我們成長的城市和時代,主動尋求兩岸三地的思想和作品交流,面向具體地多元變易的全球世界,指劃一個更具能量的未來。《字花》更將盡力照顧本土出版事業,關注發行與推廣;因為,對本來與文學並不親密的陌生人,我們將會花最多心力,以試圖拉著他們的手。
 
《字花》知道這些目標之巨大與我們力量之微小。然而,《字花》知道,《字花》並不是在一無所有的貧土上成長。因為我們心中所想的,恰如許多先於我們站出來建設文學的先行者。在這個意義上,《字花》從不孤獨,而且相信連結——各位的支持,《字花》銘感於心。《字花》輕快地笑著,說:我們會做得比你們所想的更加多,我們並不止於你所看見的樣子。《字花》是一個「不可能」的嘗試,但正是因為我們實際地考察各種具體的需要,才會要求看來不可能的東西。我們的努力,終會在無邊際的天空裡,造成持久的爆炸。一切已經開始。
  • 短毒 (五)迷人藍光/游靜
  • 大商場 鬱鬱匆匆/梁莉姿
  • 五格漫畫 PASSING >>> ON/志鳴K
  • 詞語蔓延 小房子,大玩具 大型派對真是親密/何倩彤
  • 食自己 食西北風,食得唔好嘥/歐陽應霽
  • 特稿 重讀西西的詩——西西詩集《左手之思》前言/何福仁
  • 倚音 左手之思/西西X My Little AirportX高立
  • 出場敘 憾裡光途,竊竊私語/李顥謙訪per se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