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生技月刊 [第108期] [2023年8月號]:創新DNA時代分水嶺 新臺灣製藥業崛起!

點閱:1

並列題名:Global Bio & Investment

作者:環球生技編採中心編

出版年:2023.08

出版社:環球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28

本期內容簡介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創新DNA 時代分水嶺 新臺灣製藥業崛起!

2022年,臺灣藥品製造/新藥開發類股,年營收成長率高達10.5%!
91家生技製藥類股,市值翻倍公司多來自創新藥、新劑型藥物開發平台。
「創新」已成為製藥業的DNA!

自2007年底《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訂定,
歷經臺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到今天5+2創新產業計畫,
臺灣製藥產業也畫出時代分水嶺!

從學名藥、小分子藥,走向ADC、胜肽、核酸、蛋白質藥,
高門檻藥物製造開發CDMO,更是百花齊放,
新一代臺灣製藥業已經翻開新篇章!

【Special Report | 特輯】
2023 BIO Asia-Taiwan特輯
之一>> 22場主題論壇:百位重量級專家齊聚!擁抱亞洲生技動能 挖掘潛藏契機
之二>> 超過2000攤位 疫後首次全實體展出!5,500場一對一商機媒合10萬人次觀展創新高

國際生技盛事「BIO Asia-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3),於7月26日於南港展覽一、二館盛大展開。

今年大會以「擁抱亞洲生技動能」(Embracing Asian Dynamics)為主題,「亞洲生技大展」不僅設有超過2,000個攤位,多達22場的主題演講。此外,自去年起舉辦的「多國區域合作論壇」也擴大辦理,並規劃15場國際論壇、7場多國區域合作論壇(Regional Collaboration Forum)。內容聚焦全球生物技術發展、未來投資動向、生技生態系建立,領域涵蓋:精準健康、創新細胞/ 基因療法、數位健康、細胞和生物製劑的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等。

總計今年吸引超過1,500人、30多國生技專業人士參與,超過400位包括來自日本、美國、澳洲、加拿大、香港、立陶宛等專家與會。統計共有34.4%參與者為國外人士。

【People | 人物】
矽谷老手三度創業 臺灣首家雙特異性抗體新藥股興櫃
圓祥何正宏從物理到「First-in-Class」新藥之路

圓祥生技總經理何正宏,在海歸前曾在高科技產業搖籃的矽谷,創立KaloBio Pharmaceuticals、ProtevoBio二間生技公司,其開發產品成功授權、技轉給諾華(Novartis)、賽諾菲(Sanofi)。旅美超過25年,他在抗體藥物開發上累積身經百戰的經驗,向來不從事「Me Too」的研究工作,2013年他回臺三度創業成立圓祥,再以臺灣少見的「雙特異性抗體新藥」為主題,開發出「抗體噬菌體庫」與「T-cube雙特異性抗體」平台。目前研發的5大雙抗新藥,3項進入臨床,其中2項已分別授權給信達生物和天士力醫藥。

【Company | 新銳公司】
光電老董重披創業戰袍拚再生醫療
永立榮7月登戰略新板 羊水幹細胞陽痿新藥Q3啟臨床

甫於7月20日掛牌戰略新板的永立榮生醫,是國內首家投入藍光LED的璨圓光電創辦人簡奉
任首次出場投入生醫創業,並延攬了擁有30年細胞庫經驗、開發出獨家羊水幹細胞技術的前食工所細胞資源庫負責人黃效民擔任執行長,期待透過細胞新藥研發與美妝保養品雙軌並行策略,將永立榮打造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再生醫療公司。
雜誌簡介

環球生技月刊以立足大中華市場,放眼世界為目標,一個專屬生技產業社群的媒體平台、一個讓生技業充分倡議發聲的管道、一個讓民眾與生技產業能有系統地溝通場域,作為一個專業的生技資訊服務平台。
  • Editor's Note 編輯筆記 eRNA公司Laronde事件――非凡明星與雄心藍圖的深思
  • ViewPoint 專家觀點 蕭乃彰:醫療照護科技落地難!?場域試驗是關鍵!
  • People 人物 矽谷老手三度創業 臺灣首家雙特異性抗體新藥股興櫃 圓祥何正宏 從物理到「First-in-Class」新藥之路
  • Company 新銳公司 光電老董重披創業戰袍拚再生醫療 永立榮7月登戰略新板 羊水幹細胞陽痿新藥Q3啟臨床
  • Appendix 附錄 2023年7~8月上市櫃生技類股漲跌排名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