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雜誌 [第48卷 第9期]:永續海洋 美味餐桌

點閱:2

並列題名:Taiwan panorama

作者:台灣光華雜誌編輯部

出版年:2023.09

出版社:光華畫報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中英文國內版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餐桌上千奇百怪的海鮮,蘊含著風土及人文的匯合。(蘇俐穎攝,蕭郢岑設計)

【編者的話】
充滿「海味」的在地特色
台灣水產養殖起源甚早,荷蘭人統治台灣時期,台南沿海地區就有虱目魚的養殖,數百年來台灣的漁民一直靠天吃飯,拓土墾塭、與風浪搏命,非常辛苦。而由於各地漁業發展歷程的不同,加上台灣南北部礁岩底質,海岸曲折且離天然漁場近,大小漁港眾多;西部海岸地勢平坦易積淤泥沙,東部則懸崖斷壁,適合建港的地點不多,因此呈現南北多、東西少的景況。
隨著大環境及世界潮流的演變,台灣近海漁業從生產型逐漸轉變成保育型,漁港也跟著轉型,諸如宜蘭縣從北而南,可以一覽石城、大里、大溪、梗枋等小型漁港,隨處可見小型漁船在港邊停泊;以休閒為主的烏石漁港,則以賞鯨、品嚐海鮮聞名,旅人如織;還有提供中大型漁船卸魚及補給的蘇澳漁港⋯⋯等,尤其近年來在國際吹起永續漁業的觀念後,以定置漁網為主的漁法則逐漸受到重視。
而漁港是迎向海洋的起點,也是地區漁業的展示窗,從漁港的型態、漁船的種類、魚貨交易可以清楚描繪當地漁業、漁村的生活概況。本期《光華》從鬼頭刀、旗魚、虱目魚到採蚵產業,帶您一探台灣漁業文化的在地發展,也透過本期報導,讓讀者從單純消費以外的角度,就生活面、生態面、文化面,全方位地來感受並體會它所代表的意義。下次當您逛漁港或漁村,在下手採買之際,不妨多留意分辨一下,各觀光漁市漁獲種類有哪些?是現流的?養殖的?近海的?還是遠洋的?增添您到全台各地旅遊時的深度,也提升您對台灣海域的認識與了解。
此外,本期《光華》帶您走訪台灣最長的河川──濁水溪,從物產、節慶等人文視角,訴說這條屬於台灣的母親之河。其他還有包括為黑白老照片上色的專題、2023年亞太永續博覽會的亮點、和平島的前世今身⋯⋯等等,從各個角度,發現台灣的美好,也讓本期充滿「海味」的報導,持續拓展並豐富您的視野。因為漁港不僅是漁業的基地,也是海洋休閒遊憩、海洋知識教育的據點,而身為海島國家中的一分子,要認識海洋、擁抱海洋,就從「漁港」開始。
雜誌簡介
台灣光華,世界光華
「台灣光華畫報雜誌社」(原光華雜誌)於民國六十五年創刊,目前台灣光華雜誌月刊以中英對照紙本及中日對照網路版向全球一百餘個國家及地區發行,包括全美一百多家書店同步販售,訂閱對象含括學術機構、藝術文化、貿易經理人、台商、華僑、關心台灣的國際經貿組織及外籍人士。
 
中華民國台灣長期推動南向政策,東南亞不僅是台灣的鄰邦,更是重要的貿易夥伴。為增進東南亞國家對台灣的了解,也讓更多讀者知道東南亞人士在台灣生活的各種面向,於104年12月創刊《光華》東南亞三語文版(印尼文、泰文、越南文)。東南亞三語文版刊物以雙月刊方式發行,定期出版且均已數位化,建置於《光華》官網。
 
核心價值——呈現台灣蓬勃生命力
「台灣光華雜誌」每月以多元化報導及雋永圖文呈現台灣發展脈動,見證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變遷。多年來以讀者最關心的話題,深入採訪報導,並以中英、中日雙語對照呈現,因而獲得「兩岸新聞報導獎」、「優良政府出版品獎」及「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等獎項之肯定。
 
集結叢書——累積豐富多元資料
繼「光華」第一本叢書——「面對當代人物」於民國七十三年推出後,市場反應熱烈,開啟國內雜誌界將報導系列內容集結成書風氣之先河,至今「台灣光華叢書」已輯印三十餘種,包括:「國際漢學與漢學家」、「台灣原住民文化」、「台灣特稀有生物」、「擁抱臺灣—百張圖片看現代臺灣」、「台灣民俗筆記」、「台灣好滋味」等叢書,可謂每本「台灣光華叢書」都是台灣不同面向的縮影。
 
數位整合——推動多元行銷
近年來,「台灣光華雜誌」與國內外媒體合作,進行跨界聯盟,除與知名電台合作單元專訪外,亦與多家網路平台合作發行「台灣光華電子報」及「台灣光華電子雜誌」。此外,更結合數位化科技,將累積三百期、數千萬文字之內容建立數位化資料庫系統,以多種檢索功能提升讀者閱讀及研究之服務。美國多所著名大學、國內中研院、國家圖書館、各地文化局圖書館等均為訂戶,並登上國家圖書館電子資料庫使用率排行榜。 「台灣光華雜誌」希望把台灣最真實訊息傳達給每一位讀者,不論是在國內,或是海外,讓每一個瞭解台灣的人更愛台灣,不知道台灣的人也能從這本雜誌中認識台灣、支持台灣。
  • 來自地方的明信片 Postcards from Home 高雄燈塔
  •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充滿「海味」的在地特色
  • 月月好讀 Variety Pages
  • 影像對話 Photo Essay 《光華》攝影徵件 台灣動物寫真
  • 全球視野 Global Outlook 「永續」關鍵時刻 減碳、回收、再利用之具體實踐
  • 藝文脈絡 Cultural Trends 為歷史上色 還原台灣記憶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