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13/04/25 [第1364期]:外勞救失業?!

點閱:1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作者: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出版年:2013.04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周刊

本期簡介

外勞救失業?!
 
多聘40萬個外勞,
可再創造60萬個更好工作機會
 
新加坡明年經濟成長率5.1%,
勞工平均月薪高達11萬台幣,
失業率一直壓低在3%以下,百萬外勞貢獻良多
 
管中閔:示範區是為了救友達!兩年內不引資,面板一定倒
 
企業老闆的核四廠一日遊記
胡志強連不連任,還真是個「虧欠」
三陽黃世惠面臨最激烈股權之爭
八德房市異軍突起,漲幅冠全國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數字背後-全球經濟成長率下修只有3.3%
  • 人物-兩年內不引資,面板一定倒 管中閔:示範區是為了救友達!
  • 媒體-六月一日,倒數計時 練台生終結黎智英月虧一億的噩夢
  • 書摘-《聽擊者》 耳朵辦案扭轉話筒彼端的生與死
  • 保健報報-平板、智慧型手機比電腦更傷眼 整天盯螢幕爆發成人假性近視潮
  • 飲食讚-營養豐富、養顏聖品 炎夏最杏福的大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