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生技月刊 [第109期] [2023年9月號]:臺灣細胞治療20年走了多遠? 臨床試驗現況盤點

點閱:1

並列題名:Global Bio & Investment

作者:環球生技編採中心編

出版年:2023.09

出版社:環球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12

本期內容簡介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臺灣細胞治療20年,走了多遠?臨床試驗現況盤點揭曉!

爭論不休多年的《再生醫療法》,三法變二法,依然沒解法,
立院下會期是否順利通過?第一步何時上路?
實際進行臨床實驗,成為投入細胞治療研發公司必經之路。

截至目前,臺灣細胞治療登記近百家公司,
真正投入細胞療法研發有31家生技公司、共計64件臨床試驗案。
臨床試驗現況又如何?

細胞治療的臨床試驗,相較於傳統藥物,又多了哪些阻礙?
本刊走訪國內4組臨床試驗醫師、3家CRO公司,
帶給您臨床試驗第一線人員剖析的觀點。

衛福部《特管辦法》上路滿5年、收案破千人,
下半年將公布的成效報告,是否會為再生醫療產業再掀新浪潮?
5年過去了,它又為臺灣帶來什麼契機?

細胞治療這條路,臺灣走了20年,究竟走了多遠?
本期封面故事,帶您一同來了解!

【Special Report | 特輯】
全球資本市場黃金交叉  臺灣契機已至!
2023 BTC  跨域科技共探臺灣疫後生醫新篇章

臺灣生醫政策推動最高層級會議——2023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會議(2023 BTC),於8月28~30日召開。

為期三天的議程中,邀集國內外產、官、學、研、醫界專家,共同針對跨域科技、產業創新與全球競爭力、智慧健康等主題進行探討,提出下一年度促進臺灣生醫產業發展的策略建議。

總計今年吸引超過1,500人、30多國生技專業人士參與,超過400位包括來自日本、美國、澳洲、加拿大、香港、立陶宛等專家與會。統計共有34.4%參與者為國外人士。

健保與法規、投資獎勵、智慧醫療落地、創新商模...
哪些該優先執行? BTC委員勾勒臺灣生醫行動藍圖

【People | 人物】
30年BMS資歷、9新藥上市實務 免疫療法Opdivo推手
浩鼎CEO王慧君從病毒世界到法規策略專家心路

今年6月,長年旅居美國的王慧君出任浩鼎執行長。原來在必治妥施貴寶(BMS)任職30年、已在全球藥物法規戰顯赫的她,今年4月受前神隆創辦人馬海怡之邀回臺灣演講,隨後短短幾個月內毅然海歸、加入浩鼎。她過去共開發了9種首創新藥(NCE)取得藥證批准,治療領域涵蓋愛滋病、B/C型肝炎、心血管、器官移植和癌症,尤其包括BMS明星免疫療法Opdivo,成為業界法規策略案例典範。未來她如何帶領浩鼎,倍受大家矚目,然而,她更大的心願是,「不藏私、要將藥業經驗手把手帶給臺灣產業。」

【Company | 新銳公司】
全球首創軟式、4mm微小內視鏡3D化 進軍健檢市場
承鋆生醫用「軟」實力  將內視鏡無痛升級3D

承鋆生醫是全球少數、臺灣唯一運用「軟體」為核心,將2D內視鏡影像即時轉換成3D的公司,其系統經法國微創手術訓練中心(IRCAD)創辦人Jacques MARESCAUX教授研究驗證可節省醫師手術時間30%,已取得28國醫材認證,並在秀傳、臺大、中國醫、慈濟、三總、童綜合等國內各大醫院落地使用。目前正在進行A輪250萬美金募資,將把臺灣「軟」實力帶向國際舞台。
雜誌簡介

環球生技月刊以立足大中華市場,放眼世界為目標,一個專屬生技產業社群的媒體平台、一個讓生技業充分倡議發聲的管道、一個讓民眾與生技產業能有系統地溝通場域,作為一個專業的生技資訊服務平台。
  • Editor s Note編輯筆記 合夥早餐店裡的「豬」
  • Industry | 產業 全臺首家 匯聚照進醫療應用的「光」陽明交大生醫光電所培育國際化跨域人才20 載
  • People | 人物 30年BMS資歷、9新藥上市實務 免疫療法Opdivo推手台灣浩鼎CEO王慧君從病毒世界到法規策略專家心路
  • Company | 新銳公司 全球首創軟式、4 mm 微小內視鏡3D 化 進軍健檢市場承鋆生醫用「軟」實力將內視鏡無痛升級3D
  • Bioresource|生農‧循環‧永續 降低化學農藥為志樸農生技智慧昆蟲養殖量產病毒製劑搶救三星蔥
  • Bio Bookshelf|生技書房 新加坡「3M」多層次醫療保障《病有所醫?》全面剖析新加坡醫療體系
  • Appendix | 附錄 臺灣股市:臺灣生技股漲跌排名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