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與輔導月刊 [第454期]

點閱:1

其他題名:諮商與輔導

作者:台灣圓融幸福促進協會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3.10

出版社:鉅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發行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52

本期內容簡介

世界心理健康日談國軍心理健康
世界心理衛生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Mental Health,WFMH)1992 年倡議每年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獲得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響應,150幾個國家合作響應每年推出心理健康促進活動。這一天接在9 月10日世界預防自殺日一個月後談世界心理健康,正是本人今年在全國自殺防治研討會主講「復原力與自殺防治」,希望對於自殺意念者本人提供的心理彈性復原力學習功課。
筆者於2020年新世紀智庫論壇《聯合國、台灣與世界心理健康日》一文,介紹這個日子乃前美國總統第一夫人Rosalynn Carter1992年擔任世界心理健康聯盟主席發起。呼應WHO同年發表《維多利亞宣言》健康四大基石,除了均衡膳食、戒菸限酒、經常運動,強調營造支持性心理社會環境(a supportive psycho-social environment);之後每年推出不同主題倡議全世界心理健康服務質量,欲促進「主觀的幸福感、感覺到個人的效能、自主性、和其他人互動、可實現個人智能及情感潛力」。
歷年主題擴及全齡、跨性別、多場域、多元心理健康,關注婦女、兒童與青少年、老齡等橫跨整個生命週期的身心健康,職場、創傷和暴力、變遷世界中多元文化心理健康,生理與心理健康共病問題、心理健康與慢性身體疾病,認識全球危機憂鬱症等情緒行為障礙及自殺預防、與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同行,基礎醫療中心理健康的強化治療和促進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列入全球優先考量之尊嚴與人權並擴大服務行動、投資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急救等。
本期專欄焦點更進一步《從布蘭登法案的實施談軍人心理健康促進與自殺防治》,關注易被忽略的強壯國軍官兵,身處高壓又紀律嚴明職場環境,也有難言之隱與自殺事件。熱血堅持要留在軍中,不接受勸退而備受考驗、霸凌,飽受精神困擾,縱使軍中外界不少求助管道或心理輔導諮商資源,不服輸也不願示弱的底氣,熬不過去,最後選擇自殺表態。
本期另有《國軍心理復原力與自殺防治》、《平安不自殘- 辯證鞏固自己的存在》、自殺者親友遺族等文,談論學習偵測敏覺心理健康危機、自主管理心理健康、適時利用資源勉為其難適應困難等待蛻變轉機。
健康心理學發現堅毅性格者,多能將逆境視為挑戰、願意承諾堅持投入下去迎接挑戰。這未必是講求堅毅投入挑戰硬碰硬,從創傷後成長的正向心理學觀點,學習竹子能逆風順勢放低姿態,保持心理韌性回彈力,等待挺過暴風再次挺立的契機,可以是復原力的寫照。也適用於本期關注多元組群心理健康促進所分享的《2023 年全球最新的癌症病人心理社會照護指引》、《拉近癌症患者在病程中的現實感》。
世界衛生組織(2020)公布全球近十億人口深受不同程度精神疾病所苦,其中高達75%以上民眾無法得到妥善資源協助與照護。或因專業心理諮商與治療量能有限,或因不習慣示弱求助。教育人人逆境中復原力來自主管理心理健康,讓自己能夠逆境保持心理復原力超過三周以上,強化耐心等候回彈時機,讓被搶救起的輕生者,走過死蔭幽谷,學習放下身段示弱,蓄勢待發。
雜誌簡介
 
「諮商與輔導」月刊是一份專業性的刊物,創刊的旨趣,就是要提升輔導工作的內涵,我們渴望從事輔導工作的同仁以及關心輔導工作的各界人士,能夠共同參與。
 
適合閱讀對象:學校、企業機構、社會輔導機構、醫療機構、感化機構的輔導人員,相關研究所學生以及任何對輔導有興趣的讀者。
  • 輔導線上 世界心理健康日談國軍心理健康
  • 全民心理國防 從布蘭登法案的實施談軍人心理健康促進與自殺防治
  • 醫療諮商新天地 國軍心理復原力與自殺防治
  • 生死靈性與全人照顧 辯證真經之三:平安不自殘-辯證鞏固自己的存在
  • 自殺者遺族 後天獨生:痛失手足後,落單的自殺者遺族與未來之路
  • 企業心理學 成功從「謙虛」做起
  • 輔導走偏了 2001學校輔導歷史的岔口—從「搭錯車」到「輔導走偏」( 二)
  • 如式觀點 中小企業ESG轉型之必要
  • 心靈之窗 理想的家庭
  • 幸福心生活 本土的輔導與諮商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