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與輔導月刊 [第456期]

點閱:1

其他題名:諮商與輔導

作者:台灣圓融幸福促進協會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3.12

出版社:鉅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發行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52

本期內容簡介

受苦困頓「心理需求」激發
政策倡議「行動訴求」的心聲, 你可願聆聽?

專注覺察內在心理需求的心理諮商與輔導工作者,遇上熱衷政治的民眾,可願意聆 聽?理解怎樣的「心理需求」足以激發親臨政治活動造勢現場倡議政策的「行動訴求」? 台灣進入 2024 總統大選倒數計時,熱衷選民並非都是典型政治狂熱份子。輪椅族和 身心障礙者攜老扶幼,搭著復康巴士、靠著輔具、帶上看護,擠進政見發表會場,希望改 變苦境的心理需求成為心理動力,以行動訴求被聽見、有改革、能好轉,請候選人認可宣 示當選後會兌現自己支持的政見承諾,化解心中未了情結。 從需求到訴求!選民熱衷投入政治活動背後吶喊的心理需求,甚至以鐵粉般狂熱支持 行動,表態力挺自己選擇的候選人,這般「親密」舉動,因相信合乎自己心理需求的政治 「承諾」,激發對候選人能翻轉未來美好生活的「激情」憧憬,像極了愛情應齊備的「親 密、激情、承諾」三元素。請人一起認同自己選擇所愛之人的選擇與信任、期盼、交託, 能創造實現內心需求的公眾政策與法令的機會。過程中或因選情波動而激情亢奮、焦慮不 安,或因選邊站遭攻訐詆毀而屈辱受創。不論候選人或選民,都可能因選舉無情攻擊抹黑 而被打擊或難以自清,出現焦慮、憂鬱或重大壓力創傷症候群。心理諮商與輔導能提供怎 樣的服務? 提供極具隱私的安全喘息與心理康復的空間,借重心理學知能提高心理健康素質與心 理復原力,轉化政治心理創傷後的正向成長契機,應是心理諮商與輔導專業助人工作者的 社會責任。不避談人民共同關切的總統大選與立委政黨選舉,提供心理照顧因政治選情風 暴可能受創的心靈,提升堅毅韌性心理復原力的正向韌性心理健康素質,助其繼續以不畏 艱難、永不放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心志,持續投入自己選擇的政治使命與人民幸福。 許多人多是出於煩惱憂慮困頓的心情而站台力挺候選人,未必鑽研政見。或聽信名嘴 媒體評論,或聽從好友街坊說法,沒來由的好感度或口碑推薦,像極了愛情心理學,「選 人」而非「選政見」,沒有對錯,只是選擇。但終究須為自己的選擇可能勝出或落敗而負 責,有效能地調適衍生的心理負荷。 有人問我,身為心理學家與諮商心理師,為何關切選舉政治? 有人反問,身為心理專業助人者,怎能不關切台灣人民的關心? 「從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參與投入,更多對話與理解,更加接地氣的 與社會大眾站在一起,將心理專業與諮商輔導知能生活化,與選民站在一起,活用心理學, 讓看不見的面向被看見,是選民對心理諮商與輔導專業也能關切政治心理學的期盼。有機 會嘗試走進造勢現場感染選民聚集吶喊被滿足心理需求的激情,或感受候選人論述如何改 造選民相信美好未來的願景,甚或將旁觀者角色存而不論。創造解構往內心深層凝視的微 觀心理視框,打開見樹也能見林的巨觀心理視框,大選氛圍下與人心站在一起。 「需要在哪裡,責任就在哪裡!」心理諮商與輔導專業也能實用地在選後,成為勝選 落實政見承諾的壓力因應知能,轉化敗選後華麗轉身的療癒復原力。 
雜誌簡介
 
「諮商與輔導」月刊是一份專業性的刊物,創刊的旨趣,就是要提升輔導工作的內涵,我們渴望從事輔導工作的同仁以及關心輔導工作的各界人士,能夠共同參與。
 
適合閱讀對象:學校、企業機構、社會輔導機構、醫療機構、感化機構的輔導人員,相關研究所學生以及任何對輔導有興趣的讀者。
  • 輔導線上 受苦困頓「心理需求」激發政策倡議「行動訴求」的心聲,你可願聆聽?
  • 醫療諮商新天地 日間照顧中心高齡長者心理健康mBMI 促進課程的教學經驗
  • 幸福心生活 少即是多
  • 生死靈性與全人照顧 非聖潔亦非邪魔──倚天屠龍記中的周芷若與趙敏
  • 企業心理學 謙卑之道
  • 壓力教室 24小時的壓力,2小時的休息就能發散
  • 圓融幸福真語 幸福是什麼?
  • 嬋說心語 順利老年成功五寶
  • 全民心理國防 美國退伍軍人無家可歸的成因與預防
  • 自殺者遺族 叫助人者遺族情何以堪
  • 輔導走偏了 2001學校輔導歷史的岔口—從「搭錯車」到「輔導走偏」( 四)
  • 如式觀點 台灣女力的力量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