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 112/12/15 [第73卷12期]:雜穀原力 返穀永續

點閱:1

其他題名:Harvest semi-monthly

作者:豐年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3.12

出版社:豐年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本期內容簡介

雜穀原力 返穀永續
繼2013年「國際藜麥年」之後,聯合國農糧組織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雜穀類的重要性逐漸被世界看見。
2022年,透過農委會林務局(現農業部林業署)與國立中山大學的計畫,集結重視小米文化的人士,返回北大武山山麓、屏東霧臺鄉等地播種、採收小米,於小米年之初,立下「返穀」運動的未來願景。
「返穀」是在日常中找回雜穀作物的意義。不僅呼籲人們重拾雜穀飲食,也要讓農耕文化重返部落,更長遠的目標是復興以小米為核心的農林風景,使小米重返山谷。本期探尋小米、油芒、紅藜的作物潛能,看見原民傳統作物所蘊含的「返穀」生命力。
雜誌簡介
 
《豐年》雜誌於1951年發行,每月15日出刊,至今已連續發行70餘卷,詳實記錄著臺灣農業發展的經過。除了扮演政府與農民間的橋梁,宣導政令、提倡新知技術,也深刻反應農村生產現況、關注生活與生態議題,與臺灣農業一起進步成長。
  • 農產新豐味 Agri Nova 石竹>夏季也能賞石竹 「台農2號-夏粉霞」四季生產 9年育成耐熱抗溼新品種
  • 豐話題 Agri Topic 學校午餐>學校午餐供餐法制化 保障學童優質每一餐 食育團體呼籲制定專法 改善供餐體系
  • 農業技術 Agri Technology 冷鏈預冷>做好關鍵預冷 高品質園產品安心外銷 採後有效降低溫度 增加貯運壽命保值又保鮮
  • 寶島水果 Formosa Fruit 蘋果>真有影?「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 沾染神話色彩、從奢侈品到平民化的迷人滋味
  • 食農教育 Agri-food Education 種子生活節>一顆種子的消失 意味著一項飲食文化的消滅 邁入第六年的種子生活節
  • 農村文化 Agri Culture 老頑童說故事>灌土猴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