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好日 [第26期]:喚渡知覺

點閱:7

作者:李書嫻總編輯

出版年:2023.12

出版社:崴邦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40

本期內容簡介

感官最末站,擁文字回望軌跡。2022夏從聽覺出發,經越山水,編輯室潛入都市,路沿眷村與園圃,以墨過渡那些安然於世,眾人常聽而不覺的聲響;次站編輯室擁嗅覺跨進臺灣香草園、麻油行和星級名廚的神祕後場,不約而同在主人的氣味記憶裡,嗅見關於家的過往。
 
第三站步入視覺迷宮,展以雙眼與心同步對望,再見生命與藝術的定格,讓「美」的多重定義有了擴張;第四站以觸感引路,肢體隨延時空施展,陶藝、舞碼、繪冊,無一不賴觸覺張羅成形;接近末站,怎能忘卻味覺記憶深處藏有個人化無以取代的「感官筆記」,席間請來美食家、茶鋪店主和市場裡的資深導覽,張口評嚐盡是人間日常中的不凡體會。
 
集五感韻味,最終站「知覺」等候其間,策展人先為感官落下註解:「感官,形同直接的身體感受。」臨床心理師則將情緒與感覺相連,「感覺是感官、神經和腦部統一活動的結果,你也可以把它視為一切心理現象的基礎,情緒感受由此而生;若言覺知,則是洞察想法背後的信念。」曾經,散文大家張曉風用想像與文學為感知帶進詮釋:「我的手臂划過夜色,如同泅者。泅過黑水溝,那深暗的洋流,我彎下腰去,用手指觸摸腳尖,宇宙漠然,天地無情,唯我的腳趾尖感知。手指尖的一觸。不需華燈,不需明目,我感受到全人類也不能代替我,去感知的簡單觸覺。」
 
遊走大千世界,沉浸感官的虛實交鋒,遠及山海廣納五感紋理,細品則匿隱於方寸步履。本季再看喜劇演員如何融感知與膽識將表演彰顯於外、坐觀動物行為治療師如何撫平寵物心裡的侷促與焦慌,還有一眾任感官天賦在樂律裡徜徉揮灑的音樂才子,以及矗於五感實驗場的調酒師,端看吧檯裡的他如何結合感知,將千筆味料酵成酒譜。五感看似存乎於外,實則交錯於內,當外界帶進的線索俱齊於心,「感知」將領腦內星河探索下一哩廣袤無邊的智性境域。


喚渡知覺.有感的形塑
由心探外 超渡外眾期待 觸求真實內在的清朗晨昏
臨床心理師 洪培芸
破譯笑聲中的抽象情感,與觀眾共振的喜劇鍊金術
喜劇演員 喬瑟夫
翻轉認知,以同理、尊重作為飼養之道
動物行為治療師 戴更基 
 
游離無感.沉浸五感虛實
淬鍊生命樂句,穿梭浩瀚人生尋找心靈啟示
音樂人 任中強
感知映射,顛覆常規的奇幻藝術探索
表演藝術家 黃大旺
五感鳴放!沉浸舞臺現場的迷幻饗宴
VJ 黃芮蓁


當生活失去動力
好萊塢華人演員 邦妮.友緣基金會執行長 廖清碧.自媒體工作者 30節約男子

走出知覺疆界
美術館的感知體驗是過去現在未來的可能種子
忠泰美術館總監 黃姍姍
他將時光浸漬杜康,閱飲杯内人生的辛甜酸香
冠軍調酒師 鄭亦倫 
書頁交織,匠心打造的裝訂工藝
祥譽裝訂主理人 陳志祥
 
好日連載
望穿南街,尋見大稻埕的舊市場 
文史達人 水瓶子
一縷陽光,一場咖啡與甜點的感官之旅
AROS Coffee創辦人 Chiao
  
日日真心事
日日真(徵)心事
洪培芸•任中強•邦妮•鄭亦倫•Chiao
雜誌簡介
《日日好日》為季刊,報導人物/文化/產業/公益/旅遊等內容。
 
理念:不追求「最好」,選擇適切的剛好,我們希望透過文字、影像分享好故事
 
每一天,時時刻刻都有意想不到的悸動牽動著一天的變化,要想年年是好年,月月是好月便從日做起。不追求「最好」,選擇適切的剛好。 從慢生活,享生活到品味生活, 依循著在生活中尋找美好的事物, 將美學與生活緊密約束在日常生活之中, “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
  • 當生活失去動力 好萊塢華人演員 邦妮.友緣基金會執行長 廖清碧.自媒體工作者30節約男子
  • 日日真心事 日日真(徵)心事 洪培芸.任中強.邦妮.鄭亦倫.Chiao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