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简介
台湾2023年度代表字 —「缺」憾心理
台湾2023 年度代表字「缺」
补缺防诈再出发
「台湾2023 代表字大选」前三名是「缺、蛋、诈」,其他依序是「困、荡、乱、转、茫、变、盼、稳、生」。反映台湾社会过去疫情期间台湾和全球一样经历缺口罩、缺疫苗、缺乏过往可以自由进出公共场所的安全感;好不容易熬过疫情,却又经历缺蛋、缺卫生纸等缺乏民生必需品之乱,缺电、缺工、缺钱买房,就难以翻转全台湾缺乏生养小孩和结婚意愿,甚至缺乏活下去的意愿。缺乏人生幸福圆满机会的缺憾感,一时难以弥平补足;再加上诈骗频传,形塑著台湾人集体焦虑信任感,难以有安居乐业感。甚至因匮乏、恐慌、被诈骗等困窘茫乱,而心慌意乱或心灰意冷,甚至缺乏未来希望感,忧郁丧志扰乱的民心频频出现自我放弃意念。
爱因斯坦所说:「世界不是毁在作恶多端的人手里,而是毁坏在袖手旁观里。」或许很多人希望找出元凶,消灭作恶多端的混蛋。然而,要改善缺憾与诈骗乱象,无法单靠某一位拯救者或救世主出现。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需从自己内心省思回应做出选择,要哀怨袖手旁观或积极想方设法,就由众志成城,发掘补缺防诈,重建社会信任人心安定的解方。
补缺防诈、知人识心、携手跨越逆境再出发的心态,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心理健康认知常识。尤其台湾年轻和老年族群轻生率高,或因经济困难、负债或被诈骗,缺乏向外救急补缺的停损补救的心理勇气;或因精神疾病污名困扰,缺乏信任专业心理健康资源的帮助效益;或因缺乏自助抗逆补缺的心理弹性复原力,又因难以启齿,落入无处可说、无处可逃的绝望心理,与忧郁或自杀意念往往一线之隔。若有人从旁关心提点,鼓励他透露一二,慢慢说出自以为的认知偏误,就有很大机会心理位移,愿意尝试发掘还有转圜间。尤其与他人对话是为自己找资源协处的重要路径。这样预防性的全民心理健康知识技
能,正是人心需要的。
为了不让无效的自杀或酗酒等行为盛行。长年推广自杀防治守门人教育训练,就是希望多一份留意及时关怀周遭遇缺逢诈的人,适时回应助其打破沉默、扭转执念,愿意相信仍有转圜空间。近期大力推广理性饮酒的计画行为,降低无效解决问题的心理行为惯性。更积极教育民众使用心理健康量表帮自我心理健检,学习分辨心理健康危机风险意识,储备自我管理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来蓄养逆境补缺防诈的心理韧性复原力。
这也有助于度过生老病死的人生必经缺憾。不需要默默独自承受,说出来互相陪伴,也有机会见证丧亲缺憾中学会悲伤调适而懂得安慰人的智慧。纵使来不及说再见的缺憾,也有可能借由探索死亡图像新眼光,创造与逝者持续有意义正向缅怀连结,弥补未了情缺憾关系。让生命不如意的十之八九,也能经历创伤后成长。
「最坏的时代,也会是最好的时代」。缺憾或意外的生命洗礼,虽非心中想要,却是生活中无常的日常。学习抱憾守缺的人心智慧与心理认知,正是台湾人心所需的安定力量。若有专业咨商心理师作为引路资源,或能成就由内而外抱憾守缺仍能圆满幸福有感的心理路径。
台湾2023年度代表字 —「缺」憾心理
台湾2023 年度代表字「缺」
补缺防诈再出发
「台湾2023 代表字大选」前三名是「缺、蛋、诈」,其他依序是「困、荡、乱、转、茫、变、盼、稳、生」。反映台湾社会过去疫情期间台湾和全球一样经历缺口罩、缺疫苗、缺乏过往可以自由进出公共场所的安全感;好不容易熬过疫情,却又经历缺蛋、缺卫生纸等缺乏民生必需品之乱,缺电、缺工、缺钱买房,就难以翻转全台湾缺乏生养小孩和结婚意愿,甚至缺乏活下去的意愿。缺乏人生幸福圆满机会的缺憾感,一时难以弥平补足;再加上诈骗频传,形塑著台湾人集体焦虑信任感,难以有安居乐业感。甚至因匮乏、恐慌、被诈骗等困窘茫乱,而心慌意乱或心灰意冷,甚至缺乏未来希望感,忧郁丧志扰乱的民心频频出现自我放弃意念。
爱因斯坦所说:「世界不是毁在作恶多端的人手里,而是毁坏在袖手旁观里。」或许很多人希望找出元凶,消灭作恶多端的混蛋。然而,要改善缺憾与诈骗乱象,无法单靠某一位拯救者或救世主出现。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需从自己内心省思回应做出选择,要哀怨袖手旁观或积极想方设法,就由众志成城,发掘补缺防诈,重建社会信任人心安定的解方。
补缺防诈、知人识心、携手跨越逆境再出发的心态,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心理健康认知常识。尤其台湾年轻和老年族群轻生率高,或因经济困难、负债或被诈骗,缺乏向外救急补缺的停损补救的心理勇气;或因精神疾病污名困扰,缺乏信任专业心理健康资源的帮助效益;或因缺乏自助抗逆补缺的心理弹性复原力,又因难以启齿,落入无处可说、无处可逃的绝望心理,与忧郁或自杀意念往往一线之隔。若有人从旁关心提点,鼓励他透露一二,慢慢说出自以为的认知偏误,就有很大机会心理位移,愿意尝试发掘还有转圜间。尤其与他人对话是为自己找资源协处的重要路径。这样预防性的全民心理健康知识技
能,正是人心需要的。
为了不让无效的自杀或酗酒等行为盛行。长年推广自杀防治守门人教育训练,就是希望多一份留意及时关怀周遭遇缺逢诈的人,适时回应助其打破沉默、扭转执念,愿意相信仍有转圜空间。近期大力推广理性饮酒的计画行为,降低无效解决问题的心理行为惯性。更积极教育民众使用心理健康量表帮自我心理健检,学习分辨心理健康危机风险意识,储备自我管理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来蓄养逆境补缺防诈的心理韧性复原力。
这也有助于度过生老病死的人生必经缺憾。不需要默默独自承受,说出来互相陪伴,也有机会见证丧亲缺憾中学会悲伤调适而懂得安慰人的智慧。纵使来不及说再见的缺憾,也有可能借由探索死亡图像新眼光,创造与逝者持续有意义正向缅怀连结,弥补未了情缺憾关系。让生命不如意的十之八九,也能经历创伤后成长。
「最坏的时代,也会是最好的时代」。缺憾或意外的生命洗礼,虽非心中想要,却是生活中无常的日常。学习抱憾守缺的人心智慧与心理认知,正是台湾人心所需的安定力量。若有专业咨商心理师作为引路资源,或能成就由内而外抱憾守缺仍能圆满幸福有感的心理路径。
同书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