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賣點:
歡樂今宵,虛無飄渺,這座城市曾經繁華璀璨,恍如沒有晝夜之分。直至某天黑夜變得冷清,城內浮起「夜繽紛」的渴望,我們才恍然想起,夜該如何繽紛?本期《字花》以「今夜不說晚安」為專題,記錄不同的夜間活動體驗,與讀者一同向夜晚奔去,在陌生的時間裡實驗另類生活。
●邀請葉曉文、呂嘉俊、沈卓怡分享獨特的夜間觀察和體驗,感受失眠書舍、窗後巷「陌生人酒館」如何在城市夜裡闢出殊異的角落;
●專訪電影《填詞L》導演黃綺琳、女主角鍾説(鍾雪瑩),細說二人在填詞路上的成長,分享對填詞人、電影人身份,以至對「L」的感受和思考;
●跨界專欄「倚音」刊登李顥謙詩作〈再回魂夜〉,結合黃衍仁的音樂演繹,以及高立作畫詮釋,利用不同媒介扭轉熟悉的電影意象,重塑全新的故事想像;
● 專欄「土尋香」以《花樣年華》為例,由文念中分享獨自執行劇組美術指導和造型服裝助理的一日行程表。
內容簡介:
本期《字花》邀請了葉曉文、呂嘉俊、沈卓怡分享夜晚的特殊體驗,也談失眠書舍及窗後巷的「陌生人酒館」活動,如何在黑夜裡闢出殊異的角落,希望讀者也能從中獲取夜間探索的衝勁,體會黑暗中湧動的可能性,試驗直面自身、接通他物的機會,向夜晚奔去。──葉梓誦
精彩內容包括:
專題「今夜不說晚安」
●隨葉曉文夜行荔枝窩,觀察夜間動植物生態,體驗城市以外的繁茂夜色
●訪呂嘉俊,探討夜茶文化與城市脈絡、社區變遷的關係,感受此城的深宵生命力
●到訪失眠書舍,捕捉城市夜遊人從紛亂到沉澱的深夜思緒
●一探窗後巷的陌生人酒館,在繁忙的城市找到可傾訴的寧靜角落,探索另一種夜間模式
●沈卓怡創作深夜紅van的故事,在奔向黑夜時感受危險與安全之間反覆不定的快感
解像、起格
●「解像」特編「城市空間散策小輯」,樊樂怡從自身散步經驗出發,在城市研究興起的當下,探索策劃具創造性的步行作品之可能;施偉諾討論文學散步與地誌書寫,討論如何在流動的風景中捕捉個人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陳子雲聚焦電影《無人駕駛》中呈現的城市空間,跟隨主角穿越屯門和旺角之間一道模糊而分明的邊境線;
●「起格」有飲江選詩札記,寧霧、付煒、馮曉彤等人的詩作,及阿鍇、李文靜、馬丹尼等人的小說作品
《花字》
●專訪第60屆金馬奬入圍電影《填詞L》導演黃綺琳、女主角鍾説(鍾雪瑩),由歌詞創作談到電影拍攝,二人不同的經歷和機遇令她們對填詞人、電影人身份各有不同感受和思考;
●收錄李顥謙詩作〈再回魂夜〉,結合本地唱作人、劇場作曲人黃衍仁和藝術家高立分別創作的音樂和畫作,在不同媒介間扭轉、重塑熟悉的電影意象,創造出全新的故事;
●更多精彩內容包括:文念中以《花樣年華》為例,分享獨個執行劇組美術指導和造型服裝助理的緊湊時間表、何倩彤〈困難書〉發現詞典中的I和U縷縷訴說著人世的苦惱虛空、韓麗珠談李昭駿新作《遠方的爆炸聲》,思考關於此城、此刻、「我們」不斷消逝的故事該如何表述⋯⋯
「每一場戲都有它的意思。可能我填了很多首徒勞無功的demo,但是如果沒有那些過程,我就不會寫這本書;如果沒有這本書,也不會去拍這套戲。是過程令你得到現在的結果。」——〈只因想做填詞L〉黃潤宇訪黃綺琳、鍾說
賣點:
歡樂今宵,虛無飄渺,這座城市曾經繁華璀璨,恍如沒有晝夜之分。直至某天黑夜變得冷清,城內浮起「夜繽紛」的渴望,我們才恍然想起,夜該如何繽紛?本期《字花》以「今夜不說晚安」為專題,記錄不同的夜間活動體驗,與讀者一同向夜晚奔去,在陌生的時間裡實驗另類生活。
●邀請葉曉文、呂嘉俊、沈卓怡分享獨特的夜間觀察和體驗,感受失眠書舍、窗後巷「陌生人酒館」如何在城市夜裡闢出殊異的角落;
●專訪電影《填詞L》導演黃綺琳、女主角鍾説(鍾雪瑩),細說二人在填詞路上的成長,分享對填詞人、電影人身份,以至對「L」的感受和思考;
●跨界專欄「倚音」刊登李顥謙詩作〈再回魂夜〉,結合黃衍仁的音樂演繹,以及高立作畫詮釋,利用不同媒介扭轉熟悉的電影意象,重塑全新的故事想像;
● 專欄「土尋香」以《花樣年華》為例,由文念中分享獨自執行劇組美術指導和造型服裝助理的一日行程表。
內容簡介:
本期《字花》邀請了葉曉文、呂嘉俊、沈卓怡分享夜晚的特殊體驗,也談失眠書舍及窗後巷的「陌生人酒館」活動,如何在黑夜裡闢出殊異的角落,希望讀者也能從中獲取夜間探索的衝勁,體會黑暗中湧動的可能性,試驗直面自身、接通他物的機會,向夜晚奔去。──葉梓誦
精彩內容包括:
專題「今夜不說晚安」
●隨葉曉文夜行荔枝窩,觀察夜間動植物生態,體驗城市以外的繁茂夜色
●訪呂嘉俊,探討夜茶文化與城市脈絡、社區變遷的關係,感受此城的深宵生命力
●到訪失眠書舍,捕捉城市夜遊人從紛亂到沉澱的深夜思緒
●一探窗後巷的陌生人酒館,在繁忙的城市找到可傾訴的寧靜角落,探索另一種夜間模式
●沈卓怡創作深夜紅van的故事,在奔向黑夜時感受危險與安全之間反覆不定的快感
解像、起格
●「解像」特編「城市空間散策小輯」,樊樂怡從自身散步經驗出發,在城市研究興起的當下,探索策劃具創造性的步行作品之可能;施偉諾討論文學散步與地誌書寫,討論如何在流動的風景中捕捉個人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陳子雲聚焦電影《無人駕駛》中呈現的城市空間,跟隨主角穿越屯門和旺角之間一道模糊而分明的邊境線;
●「起格」有飲江選詩札記,寧霧、付煒、馮曉彤等人的詩作,及阿鍇、李文靜、馬丹尼等人的小說作品
《花字》
●專訪第60屆金馬奬入圍電影《填詞L》導演黃綺琳、女主角鍾説(鍾雪瑩),由歌詞創作談到電影拍攝,二人不同的經歷和機遇令她們對填詞人、電影人身份各有不同感受和思考;
●收錄李顥謙詩作〈再回魂夜〉,結合本地唱作人、劇場作曲人黃衍仁和藝術家高立分別創作的音樂和畫作,在不同媒介間扭轉、重塑熟悉的電影意象,創造出全新的故事;
●更多精彩內容包括:文念中以《花樣年華》為例,分享獨個執行劇組美術指導和造型服裝助理的緊湊時間表、何倩彤〈困難書〉發現詞典中的I和U縷縷訴說著人世的苦惱虛空、韓麗珠談李昭駿新作《遠方的爆炸聲》,思考關於此城、此刻、「我們」不斷消逝的故事該如何表述⋯⋯
「每一場戲都有它的意思。可能我填了很多首徒勞無功的demo,但是如果沒有那些過程,我就不會寫這本書;如果沒有這本書,也不會去拍這套戲。是過程令你得到現在的結果。」——〈只因想做填詞L〉黃潤宇訪黃綺琳、鍾說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香港文學如何可以在更良好的土壤上開出更出人意表、令人不敢逼視又難以漠視的花朵,數十年來無數關懷文學的人均念茲在茲。2006年,《字花》正式誕生,並致力以更張揚鮮明而大規模的方式去建設香港文學——是的,我們年輕而且微小,卻抱持重要、真切而且合理的願望。《字花》的編輯及設計人員,均是出生於七十年代末,未滿三十的年輕人。在組成《字花》之前,我們都只是零散的散兵游勇。而我們願意結集在一起,其原因有二:一,在創作及學習文學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讓自身得以呼吸生長的空間,並收穫了豐盈幽微莫可名狀的樂趣,這樂趣甚至維持多年而不見褪減——是以我們企望,其他人也可以在文學中體味到類似——或迥然不同——的樂趣。同時,我們也發現這社會比以前更需要文學,因為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平板虛偽、似是而非、自我重複的話語滲入無數人的生命,同時香港社會的隔膜與割裂愈來愈大,各種無形宰制日趨精微而無所不在。而文學,正是追求反叛與省察、創意與對話的複雜的溝通過程,我們的社會需要文學的介入。
與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目標吻合:《字花》將是一本高質素的綜合性雜誌,我們將竭力以自身所知所學所感所能,將高水準的作品呈現於讀者眼前。我們相信,創作應該是多元的美麗,評論應該是尖銳的交流,設計風格不是外在的末節而是表達態度的核心之一——三者聚合一起,連綿地碰撞我們自身與社會及時代的局限。《字花》力圖打破各種局限,如果年輕是代表勇於嘗試和更新,我們願意宣稱自己是年輕的;然而惟望各位相信,年輕不等於幼稚,活潑不等於輕率。高質素的文學雜誌不等於某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拒人千里,始終希望以跳脫活潑的形象,與讀者及作者一同向未知的世界伸手、探入。我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我們與我城的人一樣,在城市中浮游:思考、行街、唱k、論辯、運動、購物、抗議、設計微小的裝置以觸發自我的流動。你可以想像幾乎已經不年輕的年輕人,以非常嚴謹的要求為基礎,去表現恣肆的活潑嗎?其實,這樣弔詭的文學工作者在歷史上不可勝數,是他們的弔詭,繪出了文學的豐富。因此,《字花》是具有野心的:我們會以自身的最大能量去推動幫助我們成長的文學藝術之發展,立足於我們成長的城市和時代,主動尋求兩岸三地的思想和作品交流,面向具體地多元變易的全球世界,指劃一個更具能量的未來。《字花》更將盡力照顧本土出版事業,關注發行與推廣;因為,對本來與文學並不親密的陌生人,我們將會花最多心力,以試圖拉著他們的手。
《字花》知道這些目標之巨大與我們力量之微小。然而,《字花》知道,《字花》並不是在一無所有的貧土上成長。因為我們心中所想的,恰如許多先於我們站出來建設文學的先行者。在這個意義上,《字花》從不孤獨,而且相信連結——各位的支持,《字花》銘感於心。《字花》輕快地笑著,說:我們會做得比你們所想的更加多,我們並不止於你所看見的樣子。《字花》是一個「不可能」的嘗試,但正是因為我們實際地考察各種具體的需要,才會要求看來不可能的東西。我們的努力,終會在無邊際的天空裡,造成持久的爆炸。一切已經開始。
香港文學如何可以在更良好的土壤上開出更出人意表、令人不敢逼視又難以漠視的花朵,數十年來無數關懷文學的人均念茲在茲。2006年,《字花》正式誕生,並致力以更張揚鮮明而大規模的方式去建設香港文學——是的,我們年輕而且微小,卻抱持重要、真切而且合理的願望。《字花》的編輯及設計人員,均是出生於七十年代末,未滿三十的年輕人。在組成《字花》之前,我們都只是零散的散兵游勇。而我們願意結集在一起,其原因有二:一,在創作及學習文學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讓自身得以呼吸生長的空間,並收穫了豐盈幽微莫可名狀的樂趣,這樂趣甚至維持多年而不見褪減——是以我們企望,其他人也可以在文學中體味到類似——或迥然不同——的樂趣。同時,我們也發現這社會比以前更需要文學,因為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平板虛偽、似是而非、自我重複的話語滲入無數人的生命,同時香港社會的隔膜與割裂愈來愈大,各種無形宰制日趨精微而無所不在。而文學,正是追求反叛與省察、創意與對話的複雜的溝通過程,我們的社會需要文學的介入。
與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目標吻合:《字花》將是一本高質素的綜合性雜誌,我們將竭力以自身所知所學所感所能,將高水準的作品呈現於讀者眼前。我們相信,創作應該是多元的美麗,評論應該是尖銳的交流,設計風格不是外在的末節而是表達態度的核心之一——三者聚合一起,連綿地碰撞我們自身與社會及時代的局限。《字花》力圖打破各種局限,如果年輕是代表勇於嘗試和更新,我們願意宣稱自己是年輕的;然而惟望各位相信,年輕不等於幼稚,活潑不等於輕率。高質素的文學雜誌不等於某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拒人千里,始終希望以跳脫活潑的形象,與讀者及作者一同向未知的世界伸手、探入。我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我們與我城的人一樣,在城市中浮游:思考、行街、唱k、論辯、運動、購物、抗議、設計微小的裝置以觸發自我的流動。你可以想像幾乎已經不年輕的年輕人,以非常嚴謹的要求為基礎,去表現恣肆的活潑嗎?其實,這樣弔詭的文學工作者在歷史上不可勝數,是他們的弔詭,繪出了文學的豐富。因此,《字花》是具有野心的:我們會以自身的最大能量去推動幫助我們成長的文學藝術之發展,立足於我們成長的城市和時代,主動尋求兩岸三地的思想和作品交流,面向具體地多元變易的全球世界,指劃一個更具能量的未來。《字花》更將盡力照顧本土出版事業,關注發行與推廣;因為,對本來與文學並不親密的陌生人,我們將會花最多心力,以試圖拉著他們的手。
《字花》知道這些目標之巨大與我們力量之微小。然而,《字花》知道,《字花》並不是在一無所有的貧土上成長。因為我們心中所想的,恰如許多先於我們站出來建設文學的先行者。在這個意義上,《字花》從不孤獨,而且相信連結——各位的支持,《字花》銘感於心。《字花》輕快地笑著,說:我們會做得比你們所想的更加多,我們並不止於你所看見的樣子。《字花》是一個「不可能」的嘗試,但正是因為我們實際地考察各種具體的需要,才會要求看來不可能的東西。我們的努力,終會在無邊際的天空裡,造成持久的爆炸。一切已經開始。